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车标 >> 正文 >> 正文

大桥桩基施工方案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3/1/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桥梁

全长.08米,下部构造桩基采用Φ1.2米、Φ1.8米冲击钻灌注桩,全桥共18根桩基;墩柱采用Φ1.6米双柱墩,全桥共10根;上部结构采用6x30米预应力混凝土(后张)箱形梁,桥台均采用桩基承台肋型桥台。第二章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位于山沟冲沟地带,勘察期间水位较低,水流宽度仅为7.5m,水深约1.0m,流速0.5m/s;水面标高在.80m左右。勘探期间仅在ZK2孔内测有水位,地下水位在2.00m左右,地下水位标高.20m,地下水类型属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侧向径流补给,具有丰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的特点。根据区域调查,地下水位变化幅度1.0m~3.0m。本场地五十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高程为.70m。第三章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6、公司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设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现场。7、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施工承包合同书。8、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第四章编制目的为保证桩基工程能优质、高效完成,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五斗塆大桥冲击钻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同时使每道施工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性和安全性。第五章工程总体筹划及资源配置1.钻孔灌注桩总体施工计划工期

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优良”,I类桩合格率不得低于95%,Ⅱ类桩不大于5%,杜绝Ⅲ类桩出现,力争I类桩合格率%。3.现场准备(1)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修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2)清除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实现“四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施工便道已经施工完成,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保。所有电线使用木支架架空处理,确保达到标准化工地和文明施工的要求。(3)开挖泥浆池,泥浆池四周采用钢管防护并挂设安全绿网,悬挂明显标志,防止人员坠落泥浆池内。同时制备泥浆,普通泥浆由膨润土和水拌合组成。开工前已准备数量充足和性能合格的膨润土。4.技术准备(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熟悉图纸,熟记图纸中关键技术指标和参数,熟悉规范要求,最后由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2)钻孔桩桩位已经经过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3)已组织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地形、地貌情况,排查施工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本项目存在的危险源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溺水等。(4)混凝土配合比、进场原材料已报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批。

5.材料准备施工所需的砂、碎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已进场,经试验监理工程师现场取样后送中心试验室进行试验,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已出具检测合格报告。6.施工机械及人员为了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任务,我分部已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积极准备投入施工,具体情况见人员配备及主要机械设备如下:(1)施工人员配置:施工队伍人员安排:施工负责人1名,工区主任1名,技术员1名,钻机操作手6人,钢筋工10人,混凝土工4人。计划五斗塆大桥2台钻机施工,每台钻机7天完成1根桩基,一个月计划至少完成7根桩基,60天桩基完成五斗塆大桥全部桩基,施工现场按2台钻机进行设备、人员配备。项目部管理人员见下表:

(2)混凝土灌注设备:导管底节8节,标准节40节,调节节5~6节、大漏斗1个(用于首盘浇筑,容量3m)、小漏斗1个。(3)钻孔设备:冲击钻机2台。(4)钢筋加工设备:电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套丝机等。(5)试验检测设备:抗压强度试模5组,坍落度筒及配套工具1组,泥浆比重计、砂率瓶、粘度仪等。(6)配套设备:发电机2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吊车1台、钻渣运输车1辆、钢护筒7个、混凝土罐车2辆、水管若干米、测绳2根、测锤2个。第六章施工方案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交底:冲击钻灌注桩施工前,由总工牵头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技术资料、质量与安全措施等。然后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要求。(2)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由工程部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导管水密性试验及接头抗拉试验,确保导管满足质量要求。2.工艺流程冲击钻灌注桩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3.测量放样及定桩位

(1)放出桩位点坐标,并做好护桩。桩位点标注时,先放出桩位位置,用5cm×5cm木桩钉入土中,再在木桩上放出桩点,钉入小铁钉,用红油漆标记,最后复测桩点位置。护桩采用十字护桩法,在桩基范围外土中钉入Φ12钢筋,拉十字线,使十字线的中心正好与桩点重合。(2)施工过程中,若发生护桩移位和偏斜,需及时通知测量队进行复测。4.泥浆池、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及对中(1)泥浆池边应设置双横杆钢管防护栏,栏杆柱打入地面深度不少于50cm,防护栏埋设距泥浆池边缘不小于50cm,立柱间距不大于cm,防护栏设置密目安全网,挂设安全警示标志,并设置醒目的黄色警戒标志,以提醒人员避让。泥浆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控制泥浆各项参数进行配制。(2)冲击钻泥浆指标(3)护筒由厚度5mm钢板制成,护筒直径比桩基孔径大mm,护筒埋设顶端应高出地下水或孔外水1.0~2.0m,同时还应高出地面约30cm;钢护筒底端的埋置深度,对于粘性土应为1.0~1.5m,对于砂土不得小于1.5m,对于软土、淤泥不小于3.0m,当软土、淤泥较厚时,应尽量深入到不透水层粘性土内1.0~1.5m。中心竖直线应与桩基重合,平面允许偏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度不大于1%。

(4)钻机就位场地应平整牢固、碾压密实,防止钻机作业时平台发生沉降、位移,设置1%的坡度确保施工场地不积水,且场地尺寸满足施工要求。钻机位置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灌注时罐车的通行等因素。钻机下支垫枕木,一方面增加稳定性,分散对孔口的压力,另一方面便于调整钻机。(5)调整钻机位置、支撑杆、枕木进行对中,就位后再次检查护桩及钻头直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误后方可开钻。钻机在作业中,应由本机或机器负责人指定的操作人员操作,其他人员不得登机,且钻机一经就位不得随意移动。5.钻进(1)根据图纸显示,桥下土质为粘土、砂砂、软岩及次坚岩,根据不同地质钻进速度应按不同的速度进行控制。(2)桩基施工采用跳打法施工。(3)开钻前先对孔内进行空锤10分钟,确保孔口附近土质密实,同时也是对钻机的一个试运转,检查钻机钢丝绳有无磨损等现象。(4)开钻时应低速钻进,待钻进2m深度后,再加快钻进,钻进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要时刻注意施工地质情况,未进入岩层前于每4米及地质情况有变化处留取渣样,进入岩层后每一米留取渣样并做好现场记录。(5)钻进到砂层时,减慢钻进速度,增大泥浆比重,按照1.3~1.4进行控制,确保护壁效果,若增大泥浆比重后仍有流砂出现,可向孔内按1:0.5投入粘土和碎石,采用50cm的小冲程反复冲击对孔壁进行嵌挤,若仍然无效,报设计给予解决。(6)钻透砂层后,逐步恢复至正常钻进速度。(7)每钻进5m起吊钻头检查锤头直径,若与设计孔径相差2cm以上,则需进行补焊。(8)每作业1小时,根据护桩检查是否发生孔位偏斜,当发现偏斜立即拉十字丝,查看与钢丝绳偏斜情况,并下放探孔器,检测桩基钻孔垂直度,调整钻机或枕木位置,确保钻机位置正确,并记录于施工日志内。

(9)定期检查泥浆比重等泥浆指标。(10)根据钻渣,注意土层变化情况,若发现与图纸设计不符时,及时上报。(11)钻孔过程中,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由当班钻机班长交待接班钻机班长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6.桩底检测本合同段桩基下部有强风化花岗岩,完钻时易造成沉渣过厚,因此,我部在施工中要保持好钻孔中泥浆面的高度,灌注前要调节好泥浆性能,钻孔完成后,迅速进行清孔及砼灌注。7.成孔检查及第一次清孔(1)钻进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在距孔底30cm时减速钻进,达到设计要求桩长、孔径后,对桩孔的孔位、孔径、孔形、孔深和倾斜度进行检验,采用钢筋检孔器检查桩孔,检孔器的外径不小于桩孔的直径,长度为外径的4-6倍。桩孔检查合格后进行清孔。(2)成孔后立即通知总承包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孔深,并记录于施工原始记录上并当场签字。(3)在清孔过程中不时抖动锤头,扰动孔底沉渣,以便加速清孔。(4)清孔时,按照先淘渣,再滤沙,最后加水的方法,不得直接向孔口灌水,应向出口处的泥浆加水,降低泥浆池中泥浆比重,再循环进孔内。(5)清孔完成后,检测孔径及孔深。(6)检测孔深使用尖头测锤,检测沉淀层顶面使用平头测锤。8.钢筋笼制作及吊装(1)钢筋笼制作应分节制作,每节制作长度不大于吊车最大吊装长度。(2)每节钢筋笼制作时,接头钢筋要错开1m,钢筋笼主筋采用套筒连接或绑条焊焊接,钢筋笼加强箍和螺旋筋连接采用焊接方法,单面焊焊缝长度≧10d,双面焊焊缝长度≧5d(d为钢筋直径),加强筋要使用专用模具进行制作。主筋焊接钢筋要顺直,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3)钢筋笼制作及存放在五斗塆大桥钢筋加工场内,下垫方木,上方遮盖防雨布,防止雨淋、锈蚀。钢筋笼采用平板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要平稳,装卸吊装时采用多点吊装防止变形,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支撑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调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4)安装时钢筋笼中心位置要与桩基中心相符,群桩其误差应在+50mm范围内,单排桩其误差应在+mm范围内,钢筋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调整钢筋笼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在钢筋笼最后一道加强筋上焊接四根钢筋定位,相互错位90度。并在孔口牢固定位,防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笼偏位或上浮。当钢筋笼安装完成检查合格,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安装导管。(5)在钢筋笼四周安设控制钢筋骨架与孔壁净距的混凝土垫块,垫块以等距离绑在钢筋骨架周径上,其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混凝土保护层内不得有定位钢筋,以免形成锈蚀通道。(6)采用超声波探测桩基完整性。检测管用Φ53×1.5mm,接头处用Φ56的钢管焊接或连接,钢管下部用钢板封头,浇筑混凝土前,往管内注满水,其上用塞子堵塞。钢筋笼焊接完毕,沿钢筋笼加强筋(加强圈)均匀、牢固布置声测管,声测管底部与桩底平齐,上部高出桩顶30cm。9.安装导管及二次清孔(1)施工所用导管采用5mm壁厚无缝钢管制作。导管之间橡胶垫密闭,丝口连接,导管内径mm,每节长2.0-5.0m,配1-2节长1.0-1.5m短管。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性试验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采用气压试验。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或泥浆深度的1.3倍,亦不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

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然后将导管翻滚度,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经过15分钟仍不溢水即为合格。(2)每节导管接头必须设置防水圈,导管连接时要紧密。安装前检查防水圈是否存在老化现象,如已经老化,立即更换。(3)导管悬空高度控制在30~40cm左右。(4)导管安装完毕后,检测孔内沉淀厚度及泥浆比重等指标,若沉淀厚度及泥浆比重等指标不满足要求,须进行二次清孔,待二次清孔后检测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即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10.灌注水下混凝土(1)混凝土灌注要连续,灌注时间尽量不超过首盘的初凝时间。(2)运到现场的混凝土要进行坍落度检测,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由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首批砼的数量按下式确定:V≥π*D2(H1+H2)/4+π*d2h1/4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桩孔直径(m)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3~0.4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d-导管内径(m);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Rw/Rc;式中: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R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R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4)混凝土每灌注一盘,要及时测量孔深,计算导管埋深,一般埋深控制在2~6m,防止拔脱或埋深过大而导致导管提升困难,灌注后桩顶标高大于设计标高0.5~1m左右,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破桩头时清理到新鲜混凝土面。11.施工中注意事项(1)中途因其他原因导致停钻的,必须将钻头提出水面。(2)钻进至土层交界处时,尤其是强风化岩与中风化岩交界处,应减速慢进,防止交界面为斜面而导致钻孔偏斜。(3)孔内水位必须保证在护筒底面50cm以上。(4)不得以加深孔深的方式代替二次清孔。(5)混凝土拌制时应充分考虑由于运距及气温引起的坍落度损失,每车混凝土到场后都要进行坍落度试验。(6)灌注时,漏斗口要放置筛网,防止大块的石子、水泥块、结块的砂进入堵塞导管或影响灌注桩质量,筛网孔径控制在4cm。(7)浇筑时,控制好浇筑时间,尽量保证连续浇筑,尽量等待下一辆车到来,若下一辆车长时间不到,每10分钟上下抖动导管,防止混凝土在导管内凝固。(8)为安全起见,导管安装完毕后,在护筒上铺设方木,防止人员、工具、杂物等落入孔内。(9)在山坡上进行灌注施工时,要清除坡面上的危石和浮土。12.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护筒冒水施工现象: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造成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置护筒时,坑底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内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则重新安装护筒。(2)钻孔偏斜施工现象: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造成原因: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不稳定所致;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防治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枕木宜均匀着地。在不均匀底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的锤头。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冲击速度要慢。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消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孔偏处0.5m以上,重新钻进。(3)缩颈施工现象:缩颈即孔径小于设计孔径。造成原因:塑性土膨胀。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4)孔壁塌陷施工现象: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塌陷迹象。造成原因:孔壁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塌陷。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装时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5)桩底沉渣量过多施工现象:桩底沉淀量过多。造成原因: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于将沉渣浮起;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桩底;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防治措施:成孔后,迅速进行清孔。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吊放时,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翻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c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6)卡管。施工现象:水中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造成原因:初灌时,隔水栓堵管;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防治措施: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坍落度宜为18-22c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避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7)钢筋笼上浮施工现象:钢筋笼的位置高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造成原因: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时,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筑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防治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通过各种办法解决钢筋笼上浮问题后再进行浇注。(8)断桩施工现象: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泥土等填充形成间断桩。造成原因: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孔壁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大量水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出现混凝土不凝体;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沉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浇注混凝土时,没有从导管内灌入,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防治措施: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认真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

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匀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13.质量检测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质量意识,明确工作态度;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领导小组,全部门参与,制定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责任,责任到人;技术上实行岗前培训、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点;施工中实行“三检”制度,为施工队、质检员、质检工程师三级检查;制度上明确奖罚。2.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制度

为保证成桩质量,我项目部在施工前对严格执行三级交底制度。技术交底采用现场签认制,确保每个人明白施工控制指标,明确施工操作步骤,确保有效指导施工。3.实行工序管理制度由施工员及时协调,使各工序紧密衔接,专职检验员跟班制检查,验收控制各个工序质量,各班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制度,并要特别注重交班工作,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班组,层层把关,做到责权分明。4.明确施工质量控制点(1)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和施工日记,做到准确、整洁、齐全,并及时整理、汇总、信息反馈,进一步指导施工。(2)制定严格的质量奖罚制度,严格执行先验收,后签认的工作程序,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各种原材料必须采用正规厂家的产品,每批进场后都要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进行检查。(3)桩位放样资料必须计算准确,严格复核,现场放样多角度、多控制点进行。(4)钻孔时做好记录,并捞取钻渣判断地质结构的变化,当出入较大时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取得联系。(5)钻孔时泥浆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清孔后沉淀厚度满足规范要求。(6)配合比计算准确,坍落度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卡管事故的发生。(7)钢筋加工焊接尺寸正确,绑扎牢固,焊接质量符合要求。(8)浇筑混凝土时做好记录,随时掌握混凝土灌注层高度,保证导管埋深,防止坍孔和拔脱导管。5.施工统筹合理有序提前做好下步工序施工准备,通过合理的施工安排,减少施工中的窝工现象,绝不使用减少施工工序的方法提高施工进度。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1.总体布署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过程中进行控制,具体负责人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安全管理机构图见下图:

2.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制度应与技术交底同时进行,我项目部在施工前严格执行三级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采用现场签认制,确保每名施工作业人员明白、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所需注意的安全技术要点。3.危害因素分析制约桩基工程施工的不利危害因素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桥梁工程施工,多工种、多机械协同作业,工序衔接紧密,节点时间性强,容易出现混乱和疏忽,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电气设备的布设、使用、防护等方面,随时都可能出现不安全的状态。3、施工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坑、槽、洞、沟及高坎、陡坡等派生危险源,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安全威胁。4.危险源分析及控制对策本工程施工根据以上有害因素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下列危险源,并可能发生伤害、伤亡的事件:1、触电临时用电:桩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电气配置、线路架设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电工、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要组织临时用电专项安全检查,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2、交通事故⑴、配备专职交通安全维护人员,落实交通安全组织措施,并做好车辆、行人的说服、劝导工作。⑵、施工区域内的施工通道均为临时便道,在交通能力上受得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对桩工机械、材料的调运、混凝土机械的进出场,存在安全隐患。对其完好性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维护。3、机具伤害及机械事故从事桥梁桩基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事件;操作不当,可能发生机械事故。为此:

⑴、桩工设备进场、就位及安装后,必须经过认真的调试、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⑵、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进场安全教育,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熟知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生产注意事项。⑷、闲杂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⑸、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纪律,做好自我保护工作。⑹、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各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责任人,要切实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弥补和消除管理上的缺陷,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4、高处坠落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派生的危险源——桩孔、基坑、高坎等,均存在高处坠落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桥梁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对危险源和派生危险源,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对桩孔口进行加盖防护,对泥浆池、深基坑、高坎等危险部位,设置围栏和警示标牌等,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坠落、跌落事件发生。5、火灾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设及电气设备的使用、电(氧)焊产生的火花、野外使用明火、冬季取暖等,均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生活中,要全面预防各种火警事件的发生,将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有备无患。6、淹溺桩基施工过程中泥浆池、积水的基坑、未灌注的桩孔、施工围堰,施工区域内的水荡、河沟等,都可能成为淹溺的危险源。在全面落实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7、坍塌

基坑的开挖、材料的堆放、临时工棚(储藏室、机具间)的搭建,受到雨水浸泡、环境(自然因素)的变化、恶劣气候的影响等,都有可能出现坍塌的危险。在日常的安全巡查、检查中,做到跟踪观察,及时掌握各危险源(点)异动情况,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之内。8、起重伤害桥梁桩基工程施工中的钢筋笼吊装、混凝土灌注、机具调运装卸、现场安装等吊装作业,均可能发生起重伤害。要求起重作业人员“四证”齐全,按章操作,统一指挥,协调配合,严格执行“十不吊”,闲杂人员不得进入吊装作业现场等。9、物体打击及其他伤害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物体打击和其他伤害的主要原因。如被落物、飞溅物击中,碰伤、扭伤、跌伤,被蛇虫叮咬等造成的伤害。应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做好现场安全警示、安全宣传。5.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一)、危险源的综合预防与控制措施1、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3、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二)、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2、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最近操作规程操作。3、使用中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4、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三)、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规定,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1、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2、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3、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4、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5、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6、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m。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7、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h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8、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2.5m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9、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10、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11、凡是从事与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第九章进度保证措施1、组织精干、有经验的施工指挥领导班子。2、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按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紧紧抓住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

3、做好材料、机械、设备队伍的各项保障工作,它们是完成工期的物质保证;同时狠抓施工管理,做到文明、科学、安全施工,这是保证工期的软件措施。4、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施工控制点,下达日计划,一旦发现滞后现象,及时、果断地采取弥补措施。5、加强施工生产调度,合理的安排各项目、各工种、各工序,排除一切干扰,合理安排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人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第十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法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保领导小组,制定措施。加强控制。保障体系见附件1。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严格执行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接受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监督指导。(2)队伍进场后,即进行教育和动员工作,要求所有人员尊重并遵守当地民俗习惯,维护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搞好工民关系,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3)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便道与地方道路的养护和洒水,以免在气候干燥时尖土飞扬,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周围居民生活。(4)在必要的地点设置足够的照明、护栏、围栏、警告牌及看守措施,以保证公众的安全与方便。(5)在生活区和生产加工区等人员集中地,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卫生等设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6)在施工期间,对易飞扬的粉尘材料在运输和堆放时进行覆盖,降尘、防止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7)对桥梁桩基施工排放出的泥浆,引排在沉淀池内,严格控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泥浆沉淀后,再将沉渣及时运走至指定地点,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坑池。(8)各种材料、机械设备存放都按管理规则做好防火、防水、防晒、防潮、防尘等措施。

(9)所有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临时弃土都要在工程全部完工后清除并恢复原貌。(10)施工及生活污水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严禁乱流乱淌,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附件1:环保、水土保持体系框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