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也要造车了?
我们的从雷军的前半生去分析,“顺势”这个词可以说是贯穿了雷军的前半生,从进入计算机市场到把金山小米做上市,就连成立的投资公司都叫“顺为”。顺势而为的意思。
雷老板的经典语录“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所以我们普通人,一定要尽可能的站在未来的视角看现在,就像我上篇文章说的那样,5ABCD,包括新能源,芯片,大健康这些等等都是已经认定的未来趋势,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大家的职业规划包括投资,一定要尽可能的往这边靠,那么我们接着说小米造车。
随着5G的普及,万物互联是迟早的事儿。而小米在各类家居的联网上已经布局的差不多了。但别忘了。汽车也是物联网的重要阵地,他不做,就会有汽车厂商通过车联网来攻击小米现有的手机和家居市场。其次是局势,全球手机的格局逐渐趋于稳定。要想在这片市场打破现有瓶颈,那就是要从其他几大巨头中抢夺市场,其实很难有大作为。所以在保持其手机业务的稳步研发同时,必须开拓新的领域。第三就是汽车对于现在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代人来说,更像是一个大玩具。我们不再追求传统巨头品牌,而是更喜欢尝试一些软件、科技上有创新突破的品牌,所以小米完全可以继续以软件为核心,主打年轻化导向和薄利多销。如果真的出了一款的小米汽车?你敢想?彻底的降维打击!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汽车不仅继承了传统汽车的保养费、维修费、配件费等等的消费项目,还拓展了在各种车载应用消费的可能。而这一环又可以完美融入小米的生态,想象空间确实够大。
但你可能想问,造车哪有这么容易?多少企业都没做起来。那现在就不得不说目前的“顺势”了。几十年前造车为什么难呢?因为国外的车企都发展了百年,各大巨头在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等技术层面。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而之后出现的特斯拉是通过使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绕开了传统车企的大山,这才杀出了重围。那几年前造车又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新能源技术还不成熟,还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现在,我们武汉、广州、深圳、上海等地都有汽车制造产业链。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国内供应商也都有了成熟的电池技术,所以造车已经不再需要从零开始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的小米是。要股价有股价要品牌有品牌要资金有资金,这个账上放了多亿现金呢,再加上雷军这个有了四家上市公司的老将挂帅亲征,正如他在发布会上说的话“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这个事儿你觉得有搞头吗?我本人是期待他们造出来的第一辆充满性价比的汽车。往前看,说句良心话,要不是小米手机的搅局,我们可能还得晚些才能买到又便宜性能又OK的手机,那么现在,该到汽车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