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以史明理
车轮上的火炮——一战法国火炮的摩托化历程
当内燃机车发明之后,就不断有人尝试着将其与各种武器联系到一起,而战争之神——火炮便是其中之一。每当人们看着军马吃力地拉拽着重炮之时,便总有人想着应对之策,而火炮摩托化的进程也在这时悄然展开……
虽然法国在一战期间开发的军用卡车种类完全无法同英国相比,但是法军对于火炮机动能力的格外重视,倒使得法军在一战中装备了多款性能优异、各具特色的火炮牵引车。
法国陆军是世界最早对摩托化车辆产生浓厚兴趣的军队之一。在年于法国本土举行的一次工业产品展示会上,就有不下11种专为军队打造的各色机械车辆同台展出,种类包括联络车、军官乘用车、运兵车、医疗车、通信车、牵引车、卡车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新鲜设计大都获得了法国战争部的小批量订单,有一些车辆还赶上了在当年的军事演习中亮相。不过等到这阵新鲜劲儿过去后,法军对于摩托化车辆的装备进程就显著放缓了,于是当一战爆发时,整个法国陆军的车辆全部加起来只有辆,包括91辆卡车和31辆救护车,剩下的是一些牵引车、参谋部车辆和轻型车辆。
虽然法国陆军很早就对摩托化车辆产生浓厚兴趣,但直到一战前军队中摩托化车辆的装备率依然很低火炮摩托化的开端
时至19世纪末叶,和其他各国军队相似,法军火炮的机动仍然主要是靠马匹拖行。深感于军马拉拽重炮的千辛万苦,一位姓德波特的法国炮兵中校利用退役后在一家军工厂供职的便利条件,在一群朋友的帮助下搞出了一种实用型的四轮火炮牵引车设计草案。年,德波特把自己的设计交给了潘哈德公司,由后者制成了所谓的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该车采用40马力发动机,最大负荷15吨,满负荷时最大速度8千米小时。
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的出现解决了法国陆军火炮牵引车从无到有的问题在年法军的萨托利演习期间,德波特把这种四轮驱动的火炮牵引车展示到了法军摩托化车辆测试委员会的面前,接受了包括行驶在田间地头、爬上斜坡、跨越小障碍等科目在内的一系列测试。虽然委员会没有当场表态,不过他们在年3月要求做进一步的测评,到了7月,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成功地拉着一门毫米野战炮实施了战地机动。其后又牵引一门毫米攻城炮及其14人炮组行进,这种重炮的自重超12吨,而火炮牵引车拖着它在起伏不平的地面上稳当地行进着。
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在实地测试过程中展现了其出色的性能再保守的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了,法军很快就决定采购一批牵引车参加年的春季演习。在这场于3月末举行的演习中,夏蒂伦一潘哈德火炮牵引车分别进行了不间断行驶千米和60千米的火炮牵引演练,其表现被评定为“优异”。
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长途牵引火炮的性能同样“优异”夏蒂伦一潘哈德并不是法军装备的第一种火炮牵引车,但在它出现之前,法军炮兵只尝试过用两轮驱动的牵引车拖行较轻型的火炮,这种牵引车只具备在公路上行进的有限机动能力,而夏蒂伦一潘哈德采取四轮驱动方案,完全“不挑路面”,对于法军炮兵的机动能力而言无疑是一大进步。
可以说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的出现使得法军炮兵的机动能力前进了一大步军方向潘哈德公司下发的第一份订单为数50辆,于年8月开始交付之后第二单又追加了50辆。在下发更多订单前,法军决定在更加复杂的条件下对这种牵引车做进一步测试,测试的年3月恰逢大雨不断,致使夏蒂伦-潘哈德的表现难称满意,后续订单由是被叫停。第一批50辆四驱牵引车装备到了法军第4重炮团,该部因此成为法军中第一支全摩托化开进的炮兵部队。年7月14日,这个重炮团被选中赴巴黎参加国庆日阅兵。8月4日法国对德国宣战时,这50辆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就是法军中规模最大的摩托化车辆集群。
轻型火炮的福音
同样致力于四驱火炮牵引车的还有位于拉蒂尔的法兰西自动机械公司,它在19世纪90年代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四驱卡车,在一战爆发后则推出了一款拉蒂尔一塔尔型火炮牵引车。这种牵引车配备1台4缸35马力发动机,自重4吨,专门致力于牵引轻型和中型的榴弹炮。战事既起,法军把有限的火炮牵引车用于牵引重炮,野战炮和轻型榴弹炮则用马拉,而拉蒂尔一塔尔牵引车的列装改变了这种局面:只要燃料足够,野战炮兵可以迅速地部署到路线上的任何地方。
如果说夏蒂伦一潘哈德牵引车的出现时填补了法国火炮牵引车有无的空白,那么拉蒂尔一塔尔型火炮牵引车则是实现了轻型榴弹炮的牵引功能来自美国的混血儿
在一战法军的武库中有一种著名的火炮,那就是号称“法国小姐”的施奈德M型A3式75毫米野战炮。这种火炮的机动主要大量依靠马匹,但是西线的地貌妨碍了“法国小姐”的战场机动,为了让这种自重千克的优异火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威力,法军从年初开始研究75毫米野战炮的摩托化解决。
当年6月,第13炮兵团接收了10辆以美制杰弗里卡车改成的杰弗里牵引车,成功地实现了“法国小姐”的战地摩托化。不过这种所谓的牵引车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牵引方式,而是将75毫米野战炮直接装载到了牵引车的后部平台上,野战炮通过安装在车身上的一具斜板实现上下车,实际上可以说是种火炮运载车而非火炮牵引车。年9月和10月,法军陆续组成两个配备杰弗里牵引车的摩托化炮兵营,在前线获得良好反馈后着手编装更多此类单位。
引进自美国的杰弗里牵引车成功地实现了“法国小姐”的战地摩托化当火炮坐上汽车
杰弗里牵引车出现后,法军就确信摩托化机动火炮是在西线取得胜利的大关键因素,考虑到法国野战炮多为木质路轮并不适合长途行军的现实情况,军方希望能够具备更多类似杰弗里运载车那样的火炮机动手段。为此,雷诺公司在年初完成了一种新型平板车的设计,称为雷诺FB型火炮运载车。该车自重14吨,最大载荷8吨,采用1台11马力发动机,最大速度6千米小时,主要的特点在于采用了履带式行动装置。
雷诺FB型火炮运载车采用了履带式行动装置法军在测试后于年9月22日下单订购50辆,后于10月27日追加订购辆,这些运载车从年3月起开始交付,到一战结束时共交付了辆。入役后的雷诺火炮运载车表现活跃,每8辆负责运载一整个炮连(包括若干弹药、补给、4炮、炮兵40-50人);适用的火炮型号除“法国小姐”外,还包括施奈德M型毫米野战炮和施奈德M型毫米榴弹炮等。
雷诺FB型火炮运载车将火炮安置在车体上另外一种和雷诺FB型近似的车辆由施奈德公司打造。年1月,西欧战场上的英国军队装备了被称作“毛虫”的霍尔特15吨级牵引车,这种足以拉动重炮的牵引车令法国炮兵眼馋不已。为了寻求自己的重炮牵引车方案,法国军方向国内几家知名车辆制造厂商发出邀约,施奈德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该公司派出自己最好的设计团队赴英国现场取经,观摩“毛虫”展示期间,法国人意外遇上了美国霍尔特拖拉机公司的代表,鉴于英军的“毛虫牵引车”就是以霍尔特的75马力农用拖拉机为基础制成,施奈德方面立即和霍尔特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一战中成为多种军用车辆设计之源的霍尔特15吨级牵引车当年5月,施奈德从霍尔特购入75马力拖拉机和缩小版的45马力“霍尔特婴儿”拖拉机各一辆,进行牵引火炮的改装测试。三个月后,施奈德公司向法军总参谋部提交使用报告,认为“霍尔特婴儿”正适合改装火炮牵引车,于是军方出资向霍尔特公司订购15辆“婴儿施奈德公司从年2月起交付改装的火炮牵引车。
通过对霍尔特15吨级牵引车的改装,诞生出施奈德CD型火炮牵引车不过,尽管霍尔特拖拉机的履带和悬挂装置颇为不错,但是作为火炮牵引车的性能却并不完全令法国人满意,毕竟,这是一种相对功率较小的农用机械。于是改制火炮牵引车的工程半途而废,转而以“婴儿”底盘为基础开发一种类似雷诺FB型的火炮运载车,由此研究出了施奈德CD型火炮牵引车,该车自重10吨、最大载荷3吨、最大速度8千米小时。年10月,法军向施奈德订购第一单50辆CD型牵引车,后增至辆,第一批于年8月交付,由于生产进度缓慢,到一战结束时只完成了辆。
施奈德CD型火炮牵引车由于生产进度缓慢,到一战结束时只完成了辆后记
年8月,法国陆军司令部发文要求将所有的75毫米野战炮团全部改成摩托化;而到德军于春季发动反攻时,法军已经编成不下20个这样的摩托化野战炮团,当年6月达到27个,停战时已编成33个之多。这支可畏的机动炮兵力量由辆火炮运载车和运输车支撑,计有4.4万人之众,其活动范围和反应程度大大超越马拉的传统炮团,成为一战结束时法国陆军实力的象征,而这也戏剧性地表明了摩托化车辆能够对传统战争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
想了解更多近代战争的相关知识,就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