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台湾歌曲《酒干倘卖无》,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讲述了一个跛脚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养活捡来的小女孩的真实故事,曾经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了无数人。
“酒干倘卖无”的闽南语意思也是“有空酒瓶卖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是那个年代生活地不易,也是平凡老百姓朴实勤劳的写照。
在河南,却有这么一个老人,满头白发,疲惫的皱纹下却有着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他每天都拖着自己的平板车,去街上叫自己榨的花生油。
“卖花生油哟”,“卖花生油哟”……!
在拍摄这个短视频那天,天下着小雨,老人穿着普通的黑色棉袄,唯一遮挡风寒永远都是那件白色的塑料披风。
河南这个时候的冬天,一般都在零度左右,觉得冷了,老人就停下来搓搓手,然后继续前行。
据知情网友透露,老人如今已是80岁高龄,老伴早已去世,家里只有3个年幼的外孙,和一个外孙女相依为命,大的9岁,最小的2岁半。
这么大年纪,之所以还要如此叫卖,是因为女婿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照顾,其中6岁的外孙还患有自闭症,需要治疗,而这份养育外孙,外孙女的重担被他一肓扛了下来。
因为年纪大了,只能勉强叫卖自家种的粮食糊口,现在卖的是花生油,拉车平板车沿街叫卖,走到哪儿是哪儿,每天差不多要拉着沉重的平板车步行30公里,饿了就座在路边啃家里带出来的冷红薯。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感动流泪,说老人朴实勤劳,值得敬畏,提出想尽微薄之力帮助老人,也有人问,孩子的妈妈在哪里了?
我们从小就读过卖碳翁的故事,也听过《酒干倘卖无》这首歌,一句“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说的是亲情的可贵,也是在告诉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亲人。
文学和电影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描绘的是现实的生活,老人活脱脱现代“卖碳翁”,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如果生活本就一地鸡毛,还有亲人在身边,他们就是希望,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而不是逃避。
正如闽南版《酒干倘卖无》所唱:
透早着出门,拼到日头要黄昏,为着过三当,街头巷尾四界转。
有酒干倘卖无,有酒干倘卖无,叹苦我不惊,风雨我照行,这是阮的命;
趁着少年认真拼,将来将来将来,才有好名声。
献给所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