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选择 >> 正文 >> 正文

听说老家要拆迁了,特意五一假期回去,为村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3/11/12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图文:刘婵

我喜欢把这一句话,写在我喜欢读的那本书的扉页上: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在每个人的心里扎根,融入血脉,永不老去。毕业之后,我工作的地方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因着忙碌,回家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听家里人说,自己的村庄,即将面临着拆迁,因此,五一假日,我无论如何都要回家。

每次踏上回老家的路,脑海里总是会闪现出很多回忆。虽然我知道自己有一天,终究会和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成为陌路,但我却不想在这个年龄段,让年轻的自己,心无所依。

在外的日子,是忙碌的,也是焦灼的,也许只有在老家的床上,我才可以像一只慵懒的猫,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

家里又增添了“新丁”,尽管我对它极其友善的呼唤,但它却丝毫也不买账,对着陌生的我,虎视眈眈。

我才不管它是否愿意呢,在它挣扎着“咩咩咩咩”时,我连忙为它拍照。还好,几十分钟后,就和我很熟了,嘿嘿……

老家的洋槐花,还有一些开着,看得出,已经即将接近尾声,妈妈说,这种有点老了,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尝尝儿时最心仪的那种味道。

妈妈在紧张的忙碌着,再过一个小时之后,我将吃到蒸熟的清香,我晓得,那种味道,那是地地道道乡愁的味道。

现在的时节,村里的乡亲们依然是两个世界,忙的人躬身于田间,空的人,坐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尽情的闲聊。

这条路,通向外面的世界,我曾走过很多次,但听说要被拆迁的风声时,再次走在其上,心里似乎有些滞重的感觉。

这方池塘里,藏着我们很多人的欢笑和童真。每个村庄,都有一方池塘作为标配。那种田园风的小清新,如油画一般,诗意至美、沁心通透,美到揉进了生活的每段细碎,美到呵护着心灵的每处柔软。

回家第二天一早,我决定要好好地再看看这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把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留在我手机的镜头中,并珍藏在心底。

在路上,我遇到一些久违的长辈们,心里觉得莫名的亲切,她们会直接喊我的小名,毫无疏远感,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串起的是彼此共同的回忆。这回忆,悠远绵长,如酒醉人。

前面不远处,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沙,看到他们的样子,我会油然想起儿时的我们。嘘!他们玩兴正浓,我可不想惊扰。

早饭后,我迎着初升的太阳漫步村庄,一个人开始对故乡做最后的庄严的巡礼。

路,虽然由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但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气息。

这株紫槐,应该属于“外来”物种,但它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水土,郁郁葱葱。

记忆中的乡愁,是玩伴嘻戏成长的愉悦。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玩具,只有广袤的大山和宽广的田野,但这也释放了人的天性,不为物役,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最纯粹的快乐。

小时候成群结队穿梭其间的小院,如今已经成为一处菜园,难掩萧条。

这条小路,记得小时候是我们踢毽子、丢沙包的聚集地,仿佛还可以听得见邻家女孩银铃般的笑声。

村里的小学还在,经过改建,成了村委会。先前,村庄上空飘荡着的朗朗读书声、铃铛声、嬉闹声和喧嚣声,以及操场里那体育课上尖锐的哨子声,已永远的成为历史,过往的一幕幕,停留在村民的记忆里,也停留在一批批从该学校毕业的孩子们的心里。。

菜地里,蒜苗肥绿鲜嫩。看得出来,勤劳的主人经常来此耕作打理。

电线杆傲然挺立,好像要告诉我们它曾经辉煌的过去。宽敞的水泥路,见证了这里的好生活,越来越美好。

油菜花的痕迹几乎荡然无存,它们都披上厚重的籽粒,在微风中摇曳。

这个别出心裁的碓窝子,历史古迹已经很悠久了。时间催着我们向前,以梦为马,一路狂奔。那些曾经的陪伴,渐去渐远,以致淡出我们的视线。唯有岁月还记得它们曾经来过,今天却沉淀在历史的河滩。回眸来路,那些老物件,至今依然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盘桓,时不时牵扯出别样的岁月,别样的华彩。

年迈的奶奶端坐在那里,一脸的慈祥。她陪伴村庄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她对我的爱怜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里,耐人寻味。

在蔚蓝的天空下,这座掩映在绿树中的小院,多了几分悠闲和畅想。

平车、柴垛、羊羔和妈妈,组成了一幅至美的乡村图画。

已经记不得这是谁家的房子,看样子已经多年没住人了。不知道主人看到这样的画面时,会不会像我一样淡淡的伤感和哀愁?每一户充满童年回忆的老屋都已物是人非,院子里杂草丛生,只有那散乱废弃的物品仿佛在诉说主人的曾经。已坍塌的过堂,掩埋了几多岁月的尘埃,那残垣断壁,那枯树老枝,那每一扇门窗,都被岁月侵蚀得斑驳陆离。

蒜苔的价格,每况愈下,听说如今每斤只有两块出头了。但勤劳的农人们,在捆扎的时候,依然是小心翼翼,像是在伺候一个睡着的婴儿。

平板车,在乡村似乎也是渐行渐远,但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它依然缄默无声,发挥着应有的效用。

这也是村庄每户人家曾经的标配:在正当门放几个这样的镜框,记载着孩子们成长的痕迹……

这条路,同样也是通向远方。但我很怅惘,因为,它有起点,却没有终点。所以内心会徒增茫然。

我知道,自己作为一名90后,也不能为自己的村庄做些什么,只希望我镜头下的画面,能给即将拆迁的村庄,留下大家共同的怀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