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zgqnzjb
cyd.cn(文章、视频、漫画、摄影等均可)
点击下图
订阅特种纸质的《中国青年作家报》
作 者:陈子童
责任编辑:龚蓉梅
古城保定的黄昏,一个少年拉着满载书的平板车在大街上走着。他瘦瘦的身影拖在路灯下的马路上。他不是老舍先生笔下《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也不是路遥《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平,而是一个为初心和梦想奋斗的山里少年。
车上拉的不单单是书,也有蜂窝煤。在古城保定,这个从大山深处走来求学的少年开启了人生跋涉之路。
少年八岁失去母亲,跟着爷爷奶奶和父亲长大。失去母爱的他喜欢上读书,但是没有书可以读,也买不到。他四处借书,读完了就得在煎熬中度过。少年没有母亲的疼爱,爱读书的他却为没有书读而苦恼。为买书,他上山刨药材捉蝎子卖钱,为买书他把买棉鞋的钱“偷”着买了书,而单鞋怎能抵挡严寒呢?他的脚冻伤了,伤口很深,脓水和袜子粘连到一起,撕心裂肺地疼,走路一瘸一拐,出不了操上不了体育课。就这样坚持到放寒假。寒假回家,他父亲知道后重新给他买了棉鞋。一位老师告诉他,走出大山就有书可以读,有书店,有图书馆,有报刊亭,可以随时买到喜欢看的书。但在当时要走出大山,只能考出去。他勤奋学习,终于走出去大山,来到古城上学。
少年唱着那个年代流行的电视剧《西游记》里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来到古城。这时候,他有了继母,继母只给很少的生活费,买书的钱就得从牙缝里节省。夏天他从不买冰糕,不买汽水,星期天不去公园,一年四季穿着校服,用省下的钱买书。
学校旁边有个旧书摊,摆摊的是一位老人和他女儿。少年经常去那里买书,旧书摊的好书很多,还便宜。一天黄昏,雨点子突然啪啪落下,卖书的老人紧着收书。买书的人纷纷走了,而少年却留下,主动帮老人收书,装进尼龙袋里,而装在一辆人拉的平板车上。不到正常收摊时间,老人女儿没来。几百斤重的书,老人一个人拉不上去。少年说,“您别等了,我帮您拉!”少年拉车,老人在后边推,帮助老人将书送到家。就这样坚持三年。他帮老人收书送书,老人让他免费看书摊上的书。
那个少年拉着板车完成了他人生的成人礼,路上走着他的文学初心初梦,而实现这个梦的是拉板车。拉板车让他有书读,让他吃上路遥称之为“亚洲”的白面馒头。那个时候,城里还烧蜂窝煤做饭、取暖,煤在很远的煤场,要用平板车拉回来。正是爱美的年岁,有的同学嫌脏、嫌累或者怕丢面子,而他却去帮人拉煤运煤搬回家,用劳动换取一顿饱饭,饱饭就是吃白面馒头,管吃饱,正长身体,吃饱了才能长个儿。
初心和梦想的实现其实都是在“走路”。大到国家的“一带一路”,小到个人的人生之路,都需要脚踏实地走。少年的初心初梦在路上,在他拉着的板车上。古城三年,他最大的收获是读了三年的书,没有浪费光阴。每天黄昏,他帮老人收书装车和拉书,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他用拉板车印证了路的奋斗。鲁迅先生说路是走出来的,但“走”方式不同,遇到逆境、坎坷和困难时,能主动挑战苦难,方有出路和远方。
那个拉板车的少年后来成了作家,而拉板车正是他人生的启航。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所有的路都是“走出来”的,有时候需要俯下身子,有时候需要负重,有时候需要“拉板车”。正是这一段人生的砥砺让他有了人生的底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成功,走出了幸福和远方。他如愿留在了有着更多书和机会的省会,有了工作和幸福生活,写着他喜欢的文字,将书香美文传给读者、家庭。
书香濡染的人生最美,书香飘逸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之路上,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许多像他这样揣着初心执着追求的人传承下来的。
那个拉板车的少年,就是我的父亲。
他少年时拉板车的精神成为我们的家风,影响了我,那个拉板车走在大街上的少年,正是我的榜样!
丨审核:杨月
丨复核:周伟
《中国青年作家报》为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报社主办,周报,每期16版,设有Z世代文学、对话名家、文学评论、当事人说、志愿文学、我的亲朋、大美河山等板块。
来稿字数不限,视频、漫画、摄影作品等也欢迎,因为我们有容量无限的新媒体平台:中国青年报App创作频道。题材不限,因为我们不想限制你的想象力。年龄不限,因为青春不老。
欢迎文、图、音视频投稿:zgqnzjb
cyd.cn审稿周期:两至三个月。
订阅《中国青年作家报》,请联系毕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