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类型 >> 正文 >> 正文

速入乌鲁木齐晚报记者试乘轨道车体验地铁1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2/11/20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媛媛蒋晓)目前,地铁1号线城北段八楼至国际机场站实现双向轨道的全线贯通,北段车站已陆续进入装修阶段,轨道安装单位正在进行轨道精细调整、疏散平台安装、水沟等附属工程施工。

轨道全线贯通后,车辆行驶在上面是什么样的感觉,地下隧道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试乘轨道工程车对其进行了体验和探访。

平稳舒适没有颠簸感

戴上安全帽、口罩,穿上黄色反光马甲,记者从宣仁墩铺轨基地走进地下15米深的隧道内。两排已铺好的轨道一直向前延伸,跟火车轨道类似。

细看铺好的轨道平整光滑,没有任何缝隙,感觉像两根完整的钢轨。中铁十一局地铁1号线工程轨道安装工程02标段项目经理苏俊骏说,为确保钢轨“无缝”对接,实施了焊接,正火(高温调整)、探伤(查看焊接是否完整合格)、打磨(使焊接处平整光滑)等多道工序确保轨道达到平整顺滑的状态,以最终确保地铁运行的安全和舒适。

地铁隧道四周都浇筑了混凝土,并设有供电,弱电,信号、消防等系统支架。

轨道工程车车头外形如同一辆公交车,后面拖着一列长长的平板车,是轨道施工中的主要交通工具。

记者通过全高屏蔽门登上轨道工程车,一声响亮的鸣笛之后,工程车缓缓启动,因为还在施工,时速在15公里左右。一路非常平稳,没有颠簸感,站在车内,可以不用抓任何东西,跟站在平地上差不多。

轨道工程车司机赵帅说:“轨道没通前,经常听到哐当声,现在好了,特别稳,我们乘坐的是轨道工程车,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坐上了大卡车,舒适性肯定没有轿车好,但以后的电动客车无论在运行速度还是舒适度上,都要远远好于工程车。”

记者看到,轨道行驶区有的路段轨枕也不太一样。考虑到地铁1号线路途经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区域,为了尽可能减少地铁运营对市民的影响,路线中有不少地段都铺设了具有减震、降噪效果的轨枕。一般可降噪8-15分贝。

据悉,地铁1号线电动客车最大载客量人,最高运营速度80公里/小时。

轨道一侧设置“生命通道”

在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发现在紧贴隧道壁轨行区外侧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个约一米宽左右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干什么的?”,苏俊骏说:“这就是疏散平台,搭设在轨道一侧,相当于在轨道一侧建设临时步道。它是为了应对地铁车辆行驶到两个站中间时,突然出现断电、车辆故障、设备故障等问题的。一旦出现类似情况,乘客们可以从疏散门出来,通过这个步道平安离开隧道,回到车站里。”

疏散平台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地铁隧道侧壁,高度与地铁列车车厢的地板持平。

几乎每两个站的区间中都设有不同长度的疏散平台,02标段就有16.87公里的疏散平台,疏散平台宽度在0.8至1米之间。为了确保乘客安全,疏散平台的平板采用的都是硬度高且防滑的混凝土混合材质平板。

苏俊骏说,目前对隧道内的排水沟进行施工,也就是隧道的排水系统。水沟有的位于轨道侧面,有的位于轨道中间,水沟的深度基本为15厘米、宽度约20厘米。届时,水会从水沟流到泵房,再经过泵房输送进市政排水管线中,起到排水的作用,预计轨道精调工作及附属工程将于年内结束。

站台正在装修

轨道车行驶到地铁1号线宣仁墩站时,可以看到,站台内正在安装黑框、透明的安全门。目前车站主体已经成型,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站台、出入口、站内扶梯的预留口等各个部分,施工人员正在铺设灰色的地砖。

安全门比较高,有2米左右,待地铁1号线北段试运营后,车辆到站屏蔽门会自动开启。据现场工人介绍,作为标准的岛式站台宣仁墩站两侧各有30个安全门、全站共计60个,每个安全门至少需要3名工人合力安装。除了宣仁墩站、三工站,地铁1号线北段的多个车站都已经陆续进入了车站装修阶段,其中,进展最快的就属植物园站。

据悉,每个站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依据周边环境塑造主题,以丝绸为元素多使用弧形和曲面,充分利用空间高度,塑造层次感。

地铁1号线全长27.6公里,是一条南北向的连通乌市老城区、高新区(新市区)和主要对外交通枢纽的骨干线路。该线路于年3月20日开建。预计明年6月城北段实现载客试运营,同年年底实现全线试运营。因为是乌市的首条轨道交通线,它的尽早建成对打通城市南北向交通瓶颈,解决长期以来城市南北向交通供需矛盾、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压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地铁1号线将分段通车,尽早让市民享受到地铁交通给大家带来的便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