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老家山东临沂。诸葛亮早年隐居在隆中茅屋,刘备慕名而来,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来他辅助刘备建立起了当时的第三极势力蜀汉,随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精彩纷呈的三国时期。
诸葛亮(网络配图)传说诸葛亮聪明绝顶,计谋无双,能呼风唤雨、推算天机;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新野、七擒孟获都是出自诸葛亮的手笔,除了这些传说外《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还发明过连弩和木牛流马。
“连弩”很好理解现在已经复原出来被称为,最让现代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史籍上对它的记载只是只言片语,现代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于是就有诸多“砖家”和“民间高手”声称复原出了木牛流马,它们造型不一,各有特色。但这些木牛流马经过广大网友鉴定后得出一个结论: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蜀国军队要是靠它们运送粮草打仗,早就饿死了!
民间诸多版本的木牛流马木牛流马作为蜀军粮草的运输车辆一会要具备实用、便捷的特点,上图中上边的两种木牛流马简直就是在侮辱人的智商,一不实用、二不便捷、三很沙雕!下边的三种实用性有了,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小车上装个牛头就是木牛流马了?徒有其表罢了!
蜀国在四川境内,都是山地,所以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一定适合在山地行走,那么真正的木牛流马会是什么样子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从《三国志》可以看出,木牛流马其实是两种工具,一个是木牛被用在祁连山的战役中,一个是流马被用在五丈原战役中。木牛极有可能就是独轮车,因为它小巧灵活,非常适合在山地使用,而流马是在木牛之后发明的,应该是木牛的升级版本,所它应该具备更优秀的性能,更适合在山地使用,我们无法复原的木牛流马就是指在五丈原战役中出现的流马。
三国志书籍正版全套原著白话文注释中国历史古典军事通史战国秦汉淘宝¥98¥购买一位老木匠做了一装置诠释了木牛流马的原理
老木匠和他孙子这是一位闲居在大山里的退休老木匠,平日无事就是带着小孙子玩,身怀木匠手艺的他经常给小孙子做些小玩具,有一次我看到他做了一个可以自己行走的机器人,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木头做的机器人不需要任何动力!我瞬间联想到传说中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不用动力就能自己行走!
00:12从上面小视频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机器人需要在一个斜坡上才能动,它是利用地球的重力驱动。
后来有网友利用相同的原理制作出了迷你版的木牛流马
或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需要斜坡才能行走,这也太不实用了吧,传说中的木牛流马不可能就是这样。
恰恰相反!
别忘了蜀国是处在四川的大山之中,山峦叠嶂,到处是山谷斜坡,如果把独轮车(木牛)后面装上重力驱动装置(流马),组成木牛流马,他就能靠地球重力自行下坡,掌车的人只需要随时纠正它的方向就行了,非常轻松又省力;上坡时候只需把车把抬起,用前方的车轮当支撑点,人力推上去,又恢复了独轮车便捷的特点!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五丈原战役是在斜谷下方展开的。斜谷是一座的山名字,它位于陕西省秦岭的眉县段,地形南褒,北斜,所以被称为斜谷。五丈原恰巧低处斜谷北面,是一个大斜坡!正适合木牛流马行走!试想木牛流马从这里自己“走”出来给人的惊艳之感!
木牛流马出斜谷山地形图小编觉得木牛流马之所以没有被传承下来是由它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因为它的特点只适合在山地使用,在平原地区一辆平板车的载荷量都比它多,更何况在平原地区还可以用牛马拉车,所以木牛流马在平原地区很鸡肋,难以得到广泛推广,随着三国战火的覆灭,木牛流马也没有了用武之地,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诸葛亮木牛流马创意摆件依靠重力自行下坡淘宝¥99购买已下架您觉得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过还仅是杜撰的?请在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