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北京大杂院里的那些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对于那一代人来说是难以忘却的记忆。
那时候城里的路上,汽车、马车、三轮车什么车都可以跑,男孩的天性都喜欢车。院里也有小孩的爸爸是大车司机,有时空车路过家里时会把大卡车停在院外的路边上,这时一些小孩就会凑在车边看看这儿,摸摸那儿,爬到车厢上去玩;爸爸是司机的那个孩子这时最得意,他可以钻到驾驶室里,手握方向盘,有时还会“滴滴”的按两声喇叭,显得很神气。
那时路上还时不时的有拉冰块的大马车,大车上码放捆绑着有半米厚、直径一米大小的一层一层的冰块。淘气的小孩会追着马车,瞅准机会一手抓住捆绑冰块的草绳跟着跑,另一只手用石头敲冰块。这时路上其他的小孩会起哄,喊:“赶大车的没看见,后面挂着个王八蛋”;驾车的大爷头也不回,把手中的鞭子“啪”地甩向后边,那个挂在车后紧跟着跑的小孩立刻松了手,赶忙从地上捡起敲下的碎冰往嘴里塞。马车“得得”的继续跑,还有小孩继续追着,挂在车后敲冰。
冰块卸下,空车返回时小孩也会追着跑,想窜到车上坐一会儿。如果正赶上驾车的大爷心情好,他会假装看不见你,继续挥动他的鞭子;皮鞭稍带着风声在空中兜圈又落下,发出一声声清脆又响亮的声音。空马车跑得飞快,坐在车上的小孩会得意的环视着那些站在路边的小伙伴。
那个时候拉货的平板三轮车特别多,有专门的人力三轮车社,蹬车的都是没有什么专长、上了年纪的老大爷。遇到上坡,他们都会下车很吃力的往上拉。小孩们这时就会跑到车后使劲帮助往上推,有时看见三轮车过来的多,还会站在要上坡的地方等着,帮助推过一辆又一辆。那时路上常常能看到一串跑得挺快的三轮车,每辆车后都有一个推车跟着跑的小孩,这时的小孩们会觉得很开心。
路上那时也能见到人拉的平板车,人称“排子车”,肩上套根带子、双手握着车把拉着走。平板车比拉货的三轮车大,有四平米左右吧,副食店的售货员就是拉着这种车走街串巷的卖菜。春夏秋三季,孟大爷每天都会拉着菜车到我们院门口,大妈阿姨们会围着菜车挑这要那。孟大爷秃顶,穿个蓝大褂,瘦脸盘上总是带着笑;他边称菜、边乐呵呵的逢人打招呼,见到小孩他也会喊“去叫你妈来,今天有扁豆,一毛二分一斤。”
如果喜欢,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