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大连海洋大学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们冒着风雪运送物资的身影打动了无数人。严冬之中,这些身影成为中国人面对疫情迎难而上的象征。
当天下午,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这些志愿者师生们。志愿者中的其中一员,大连海洋大学的王海鹏老师对封面新闻记者介绍,这张拍摄于1月6日的照片中,志愿者们运送的是口罩,因为当天雪太大“根本扫不过来。我们借了一辆三轮车,想一次多推一些。”
封面新闻记者从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了解到,自年12月22日该校封闭管理以来,17名该校师生志愿者组成了这支“抗疫青年突击队”,负责运送抗疫和生活物资。1月7日,这支突击队的身影突然“刷屏”,王海鹏有些意外,“说实话,通过这种方式,大家也觉得是对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的一种肯定。我们一定会继续坚守,继续履职尽责,一定会奋战到底,使命必达。”
1月7日,大连海洋大学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们冒着风雪运送物资的身影打动了无数人。大连海洋大学供图
带队老师/
“其实志愿者也是孩子只不过多穿了一层防护服”
“这一批抗疫物资是从上海运过来的,有28箱、10万只口罩。我们日常平常都用小平板车来推,但是昨天雪太大了,我们一开始进行了清扫,但是扫得没有下得速度快,根本就搞不过来。后来我们就从物业借了一个三轮车,想一次多推一些物资。”
1月6日大连持续大雪,气温降至零下10度以下。当天下午,大连市气象台还发布了大雪黄色预警信号。谈起当天冒着风雪运送物资,大连海洋大学“抗疫青年突击队”的带队老师王海鹏好像是在说一件挺平常的事。
年12月22日,由于一位同学确诊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大连海洋大学实施封闭管理。王海鹏介绍,这支由17名师生志愿者组成的“抗疫突击队”承担多名学生的物资保障,“口罩、消毒剂、消毒液、消毒粉,有的时候是学生的一些急需的用品,比如水、面包、方便面等等。我们17名队员可以穿着防护服离开公寓楼,在校内接送、分发这些物资。”
1月6日下午1点多钟,志愿者们希望快点将这批抗疫物资送到师生手中。走到学生公寓楼下,却遇到了一段“差不多45度”的上坡。借来的电动三轮车“比较老旧”,在风雪中无法发动,只能靠人力推上去。
“你看照片里,左边摔倒的那个就是我,我是第一个摔倒的。”志愿者段博珩同学对封面记者回忆,“当时车上拉的东西太重了,我就没站住,卡在后面就绊倒了。”骑着电动三轮车的李宗余同学记得,“我们坡大概上得10分钟左右,虽然不长,但是也很费力,因为路上还有两个减速带,过减速带是最费劲的。”
李宗余说,实际上在外边整天都穿着防护服,反而有时候感受不到冷,但是那天走完那段上坡路,“我都已经不知道全身经常被汗湿透了。”
说起自己带的这些志愿者学生,王海鹏有些心疼,“我们从去年12月21号晚上入住到现在已经坚守了17个日日夜夜,吃住行、每天的工作一直都在一起。他们都是19、20岁左右的孩子,跟被封闭的学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唯一区别可能就是比他们多了一身白色的防护服而已。”
去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封闭管理以来,17名师生志愿者组成“抗疫突击队”,负责运送抗疫和生活物资。大连海洋大学供图
校方/
“生活和抗疫物资都是志愿者送到寝室”
年12月27日,大连海洋大学发出《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信中指出,去年12月22日,经市疾控部门检测认定,学校有一位同学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出现后,学校立即封闭校园,紧急调配防控物资,连夜筹备万余名学生饮食供应,严格按照属地要求开展流调溯源,按防控要求将管控人员转移、隔离等,并组织对全体在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对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公寓部分学生又单独进行了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月7日,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君对封面新闻记者介绍,这些志愿者里面有11名学生志愿者,他们是该校“抗疫突击队”成员,也是“大海大最真实的90后、00后”,“学生的吃住都在寝室内,所以正常的生活和抗疫物资都是靠我们志愿者送到寝室里去的。他们每天为公寓名师生配送份餐食,每天早晨5:30准时起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