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一夜醒来发现全网都在聊地摊,马上勾起了尘封的记忆。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目前,多地已经开始“试水”地摊经济。比如,四川成都设置了3.6万个流动摊贩摊位,带动10万人就业;河南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浙江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
在小摊贩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的年轻人,他们是“后浪”中的一员。或是出于喜好、或是出于体验生活、或是为了生计,不管是为了什么,地摊经济突然又火了。
地摊火了,有人说地摊商品看得见摸得着,能给人逛街的欲望。还有人说,地摊能干掉网店,拼多多受影响最大,快递业也会受到影响。
事实真的这样吗?目前来看,地摊经济作为线下销售的形式之一,这种说法还是夸张的成分大些。
各路电商集体上街练摊?
不少市民开着私家车来摆摊,打开后备箱直接变摊位。郑州一位女摊主称,自己是上班族,本来就喜欢逛夜市,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来摆摊,增加点额外收入,每天营业额差不多有1千元。
毫无疑问,地摊经济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
这就减少了网店的广告费、直播的坑位费、实体店的房租费,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就业,拓展市场。
那地摊经济会不会冲击电商平台呢?随着当前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失,电商的成本正在不断攀升,而地摊在运营成本上就有了一定的优势,而且相对于线上消费来说,地摊这种线下消费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一位网友表示,别幻想地摊影响网店了,最大影响是本地店铺而已,比如我在网上一天卖单一单挣个1-2块,你摆摊能一单只挣1-2块吗?
此外,很多地摊主的进货渠道也来自线上,通过快递送货到家,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商与快递的发展。据线上批发平台阿里数据显示,目前“地摊经济”最热品类为日用百货、内衣、数码、美妆、个护家清、玩具等,相关品类买家数前三名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三省。
也有网友认为,地摊对网店和快递有一点影向,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地摊货,受众群体也不一样,整体对社会经济影响不会很大,所以地摊经济是暂时开放,不可能长期开放。
从运营方式来看,地摊经济似乎更接地气,而且通过地摊也能够让创业者连接更多的本地用户,从而能够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生态。从大的层面来看,地摊经济是活跃本地经济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复苏。
地摊经济与电商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也许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各大电商平台集体上街摆地摊的场景。
这不仅是线下地推最接地气的手段,还是流动的营销广告,用户在线下消费会有更强的认同感。
那些大佬摆摊的岁月
一直以来,地摊经济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中,都占据着不小的权重。尤其是在20年、30年之前,更是成就了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第一桶金。
年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在北京中科院的门前摆起了摊,卖的是电子表,后来还批发过旱冰鞋、运动裤衩和家用电器。
他叫柳传志,本来是中科院人事局的干部,半路出来创业,搞了一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公司赚不到钱,他不得不练起了摊。
年,经历了开饭店失败教训后,刘强东也去了中关村,带着积攒的块钱人民币租用了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的柜台,售卖刻录机和光碟。这个不起眼的小柜台就是京东商城的前身,名叫“京东多媒体”,用了他跟彼时女朋友的名字。
马云的创业故事,亦是从摆地摊开始的。
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元,房租是元。
为维持运营,马云就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广州进货,然后摆地摊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等各种物品,还曾经销售过一年的医药,医院,下至赤脚医生。
是啊,哪个大佬没在创业之初摆过摊呢。马化腾呢,距离摆摊只差那么一点点。
小马哥在刚毕业时,就曾想过在路边摆摊为人组装电脑,但却发现深圳的路边摊竞争很激烈,最后只好老老实实去找工作。若非如此,等马化腾创办QQ为拉到3w用户量需要假扮女孩子陪聊时,他的心理或就不会有那么多障碍了。
不难发现,这些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向人生巅峰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奋斗之初,摆地摊基本上成为了他们的共同记忆与经历。
地摊也要搭载5G与人工智能?
当下新发展的地摊经济不是过去“夜市”的简单重复。一时间,互联网巨头纷纷要在流量、资金、资源、技术等各层面赋能地摊经济,一方面自然是先喊出口号卡下位,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下政策走向。
阿里旗下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将提供超过亿元的免息赊购,通过源头好货、数据智能、金融扶持、客户保障四大维度赋能,为超万“摊主”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
腾讯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