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类型 >> 正文 >> 正文

星辰下最美的背影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3/1/20
北京哪间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作者:焦红旗

夜色渐渐退去,东方泛起鱼肚白,大地从薄雾弥漫中复苏,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他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印有“中国铁建”标志字样的防护服,结束了一夜“天窗点”的紧张劳动,从防护网走出,走在回去的路上,红日喷薄欲出,晨光洒泻在地平线上,映照在略显疲惫又无法掩饰喜悦的脸庞上……

年4月18日凌晨4时40分,由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承建的京唐铁路既有京哈线京通段通州站至高辛庄线路所至燕郊站信号改造工程顺利开通……

年4月23日凌晨1时,由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承建的京唐铁路既有京哈线京通段双桥上行场信号改造工程提前十分钟顺利开通……

年4月25日凌晨2时,由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承建的京唐铁路既有京哈线京通段双桥下行场信号改造工程提前三十分钟顺利开通……

频频传来的捷报,凝结着所有施工人员的艰辛付出和成功的自豪。这是继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东站、燕郊站成功实现互联互通后,北京地区铁路建设连续取得的又一重要节点胜利。

自3月14日至4月24日开工以来,仅40天夜间既有线“天窗点”内的施工时间,经过七天三个铁路I级施工、二个II级施工,完成调试信号机架,轨道区段调试组,拆配线根,电缆倒接45根,拆除及试验道岔组等。更换计算机联锁、调度集中TDCS、微机监测等设备。

经反复调试,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忙而不乱,实现了京哈线高新庄线路所、通州、双桥上、下行场的信号改造的开通任务,同步插入京唐引入线的高新庄线路所2组42#道岔,为京唐铁路引入既有京哈线、攻克“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瓶颈制约,推进京唐铁路后续建设和提升北京地区铁路互联互通效能奠定基础。

昨夜的星辰刚刚落下,今晨的号角已经吹响,随着既有线改造工程的完成,京唐正线剩余工程量仍然很大,重难点区段集中在大厂动车所和动走线路、高新庄线路所至大厂站,接触网基础浇筑、钢柱组立、承力索和接触线架设、四电缆线敷设等工程量,受站前施工单位铺架制约不具备条件施工。

工期紧迫、任务艰巨、安全风险管控高,特别是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全国严峻的疫情形势,近期北京多地暴发,京唐铁路跨越北京、河北、天津区域,给疫情防控和现场施工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不利因素,项目班子和党员干部带领全体施工人员,坚决执行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规定。

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为国家分忧、为社会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防疫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北京区域停止施工全封闭管理,其他区域严格实行“两点一线”封闭管理,坚决确保施工人员零感染,在保障所有人员身体健康前提下,稳步有力推动施工生产。

为严格疫情防控、兑现工期节点,确保京唐铁路高质量如期开通,公司党委书记陈宪祖、总经理焦国栋亲自挂帅,按区段成立施工现场督导组,第一组副总经理王勇负责,组员为王小松、张朝旭、李志;第二组总工程师张望负责,组员为刘春雨、李强;第三组副总经理韩燕兵负责,组员为杨世杰、和帅;综合组由姜丽丽、曹光、路永亚组成及通信分公司经理李海港等进驻现场,为施工现场把脉问诊、解决难题。

年5月20日站前单位最后一片梁铺架完成,距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只有40余天的时间,京唐四电施工进入白热化攻坚阶段,电气化分公司支部书记李志一马当先,组织带领名施工人员,科学指挥、合理安排,发扬铁道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连续奋战三昼夜,抢先组立钢柱根、硬横梁78组及吊柱、腕臂安装等任务。

同期,项目总工宋建卿组织完成了动车所的钢柱组立、硬横梁架设、吊柱腕臂安装及四电布线等任务。打开了制约京唐正线卡脖子关键区段的突破口。

既有改造的连战连捷和新线工程的正常推进,体现着项目全体人员吃苦奉献精神和公司团队建设的综合实力,所有成绩,离不开北京铁路局集团、北京铁路局集团天津项目管理部、京唐公司等领导的现场指挥和支持;离不开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万传军、总经理程庆海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副总经理万靖、谢文艺、钟勇、一级项目经理刘永进、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马冀元、集团项目部经理王付安、书记王杰、公司党委书记陈宪祖、总经理焦国栋等领导多次专题调研分析和督导及副总经理王勇、崔志强等领导的施工现场盯控;离不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燕正安、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桂林等领导稳定队伍、鼓舞士气的施工现场慰问。

陈宪祖说:之所以我们能打胜仗,靠的是党建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发展理念和过硬的团队。近年,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公司以“陈宪祖党建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深化推进公司党委“双融合”举措,坚持以“分公司主训、项目主战、训战结合”的原则,推进项目团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推进分公司建设与项目工程建设相融合,转变传统式单一的技能培训,打造梯队式动力人才。

“京唐正线和既有线改造工程能够在诸多困难下,顺利平稳推进,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司对项目团队的建设和支持及京沈客专河北段等项目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赵波波说。

项目以“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赵波波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部为依托,开展科技创新、过程培训,引导职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成功研制了新型稳固防倾斜接触网梯车、智能制动限速平板车、智能安全帽等,近期研制的“机柜组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机柜安全简便,改变了传统人工搬运机柜的方式,对房间地面、墙面无损伤,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京唐项目取得国家专利22项、围绕京唐铁路科技立项10项,论文工法数篇,既为项目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技术实力和效率,又创造了经济价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科技创新同步推动导师带徒,硕果累累取得可喜成绩,一批青年技术人才王照涵、梁哲、王结鑫、姚东瑞、熊进森、王春月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和项目核心团队建设,为企业创建品牌、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保障,充分彰显企业党建引领、科学管理、构建责任文化等的综合实力和争创世界一流的雄心壮志。

年6月,京唐项目进场以来,党支部围绕企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理念,党员干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根植于心中,践行“朴实奉献、责任奋进”的铁道兵一营文化,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近于零工期,挑战不可能,这支能征善战的团队,胸怀对祖国的忠诚和美好向往,为夺取疫情防控和京唐铁路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身披点点星辰、迎着万道霞光,行进在大道上,一路欢歌,随着背影渐渐远去……

二0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编辑:毛秘《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