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内蒙草原深处,投入到草原大地的怀抱,吸允着草原清新的空气,行进中眼前出现了一些干活的人群,于是停车走近了他们。这是一个身在草原深处的砖厂,太阳此时懒洋洋的露出最后一点儿光芒,工人正在忙碌着往传送带上装配好的原料。
烧制普通砖的原料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经过余度的高温焙烧而成。普通砖有青红两种,当砖窑中焙烧时为氧化气氛,则制得红砖,若砖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再在还原气氛中焖窑,促使砖内的红色高价氧化铁还原成青灰色的低价氧化铁,即得青砖,青砖较红砖结实,耐碱性好,耐久性强,但价格较红砖贵些。
制砖机在嘈杂的轰隆作响后推出一排排砖坯。
电瓶平板车一辆接一辆把刚出的砖坯大约余块转送到风干场地晾干。
在烧砖师傅们默契配合中,小编发现了一个细节,每拉走一车砖司机就会得到一个小红牌牌,然后司机把小红牌牌放到车把下的一个小桶里,应该是当日下班后结帐的物证。不知道一天能拉多少车,也不知道一个小红牌牌价值多少银子,车下小桶里的小红牌牌已经有不少了。
砖坯送到晾晒场地,工人们两手各拿着一个铁丝做的两叉往刚做好的砖坯上一插,转身稳稳平放码好,恍然明白,原来砖上见到的小洞是这么形成的!
太阳说话就落山了,工人们还在热火朝天的工作中。草原的天气也是忽晴忽雨的,这不刚码好的垛子都蒙上了雨布,等天晴时再打开。
砖厂看家护院的小猫小狗这时在休息的人们前,趴在砖垛上时刻监视着拿着相机的摄影师。
晾干后的砖坯还是用电瓶车送进砖窑,这一车可不是块啦!估计要有6-块甚至上千了!分量不轻,司机师傅小心翼翼开车。
砖窑是一窑接一窑的烧制,里面的温度可想而知,师傅们都是大汗淋漓的在码窑,窑内温度高达5~60多度高温;背后一个巨大的工业排风扇嗡嗡的卷着砖末灰尘给工人们送去带着高温夹杂着粉尘的凉风。
码窑多少也是个技术活儿,交叉码放整齐,还要上下通风有道,以便将来烧火时保证每块砖都能得到匀称的温度。这个砖窑应该算是比较大的,两辆狗骑兔子并排还绰绰有余。砖坯焙烧时火候要控制适当,以免出现欠火砖和过火砖,欠火砖色浅敲击声哑,强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过火砖色深敲击声脆,强度高吸水率低,但多弯曲变形,欠火砖和过火砖均为不合格产品。
砖窑是O形的,那边砖坯在码窑中,这边烧成后的成品已经装车出窑了,排风扇吹的摄影师晃晃悠悠地站不稳,工人们把带着5-60度余温的红砖开始装车。
装满一车拉出来码到成品堆,这时候才能稍微的凉快一下,师傅们休息片刻抽烟喝水后继续工作去了,俩个砖厂保安还在盯着摄影师不肯放松警惕。
摄影师爬上窑顶看个新鲜,看窑师傅的夜班住所就在窑顶中央,这真是个冬暖夏热的去处啊!夕阳的余晖中,深处草原的砖窑在白天的喧嚣后静静的归于平静,数不清的成品红砖整齐的摆放在场地上,它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如果您身边有烧砖师傅的故事,或者有趣的小城故事,敬请在下方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