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张勇信、费泽鑫
三界,与你分别已有些时日了
可在那里存有许多
我们忘不了的人和事
忘不了初到三界安家设营,那时的我们齐心协力,不惧艰辛。“一锹一镐一推车”搭建起了“高标准”的野营驻训点。
忘不了在满是风化石的野外,进行掩体构筑训练。那时的我们虽然双手磨出了血泡与老茧。但我们痛并快乐着!
忘不了在三界那硝烟味中“添加”孜然味的“五一烧烤节”。虽然食材有限,但让我们多日野外训练所积累的疲惫,得到了充分的调节,也进一步浓厚了战友情!
忘不了新大纲颁布后,人生中的第一次手枪实弹射击。手握手枪的我们站在靶场上,心中有欣喜又有那么一丝紧张!
忘不了在三界的那一次集体生日。虽然条件有限,没有五彩的灯光,没有美酒与佳肴。但是战友们的那一份真挚的祝福让我们倍感温暖!
忘不了在三界装载站进行的装卸载训练。那时,正值三伏,烈日将平板车晒得热浪滚滚。但战友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那么一群人在“负重前行”罢了!
在三界忘不了的事、忘不了的人太多太多。但三界并不是专属的,相聚终会离别!可那些难忘的回忆却是我们的“独家记忆”!三界,再见啦!
听说在祖国漠北有一个被誉为“狼窝”的训练基地,也叫“东方欧文堡”,它就是朱日和训练基地。“幸运”的官兵很荣幸得到了“北上历练”的机会!
这么远的路程怎么去呢?
那当然是首选铁路输送啦!在装载站,战友们紧张有序地进行装备捆绑加固,以最高标准做好行车准备。
运送途中认真组织检查捆绑加固情况,查看有无松动情况。
在绿皮车厢内,战友们还开展了“扳手腕”等车厢活动。
一场又一场的比试,给枯燥的铁路运输融入了军人特有的那股“血性”。
行军途中,带队领导现场为车厢活动获胜者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傍晚时分,来一份精神食粮也是不错的选择。
经过长途行军,终于到达目的地朱日和站。清晨的漠北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硝烟弥漫。温暖的初阳一丝丝微风,这样的寂静,更加让战友们坐立不安,因为危险总在平静中到来。
登上高地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草原映入眼帘。这可把“老司机”开心坏了,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可一到行军机动时才发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到处都是“雨刷沟”和“松软地”。一遇到“雨刷沟”就得绕行数百米,给行军带来了各种不便,也给驾驶员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亲身与“从这里走向战场”大铁塔擦肩而过时,心中的热血无比沸腾,瞬间感觉战场的硝烟已然在身旁!
机动训练期间,偶遇那道“成吉思汗边墙”,延绵数公里却看不到尽头。距史料记载,这道边墙由女真人历经60年苦心构筑而成,却未能阻挡住成吉思汗的铁骑。多年前,就是从这里开始,成吉思汗的铁骑扬鞭远征,横扫欧亚……
夜晚的大草原星空特别明亮美丽,但“迷路迷向”却是常有的事。因为星空下的大草原黑得可怕,几乎没有任何标识物。“晚上出门解手拉根绳,夜间站岗摸着有线走”来形容朱日和的夜晚真不为过!
白天草原上的大风,无情地肆虐着年轻的官兵们。短短几天就在他们脸上刻下了“印记”。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挟裹着沙,砸得铁皮“咯咯”直响,刮得人脸生疼。但它却磨砺着官兵的意志与体魄。
炊事员利用现有地形进行热食制作。
早上吃一次热腾腾的热食对官兵们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在大草原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白色垃圾”,来这边演训的兵哥哥真的很用心,他们不给美丽的大草原增添一点负担。
看,他们吃饭套上塑料袋。因为野外条件简陋,用水也很紧张,而且每次吃饭就像“打仗一样”,讲究快吃快撤。最后他们将所有垃圾都用塑料袋统一收集带走,不让一点垃圾留在草原上!
大草原上的生物似乎习惯了风沙与寒冷,毒蛇毒虫的横行,官兵也已司空见惯。
虽说才刚刚进入10月,但那股寒冷刺骨的气候已然来到漠北草原之上。
洁白的雪花,为大草原带来了别样的风味,同时也给官兵们的训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但无论有多大的挑战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
官兵们都说
三伏三界练胆气
寒露漠北磨意志
为了打赢明天的战争
我们时刻准备着
主编
陆雄飞
编辑
刘德
见习编辑
吴荣鑫、陈东旭
刊期: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