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价格 >> 正文 >> 正文

大通还造过大卡车国内早期重卡车企最终被上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2/11/1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21.html

对于汇众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应该都感觉陌生了。这个起源于上世纪初的商用车市场老将已经退出舞台十年了。从年汇众的商用车板块被卖给了重汽开始算起,汇众退出商用车市场整整十年了。

这个起源于上世纪初的老牌商用车制造企业、上汽商用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至于混到了如此境地呢?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汇众的一生看看能不能找出汇众没落的原因。

上海汇众起源于上世纪初的上海英商汽车公司,上海解放后被接收;年3月并入上海交通器材大队,年1月改成为国营华东汽车装修一厂。年随着国内首创的中吨位双排座交通牌4吨载重汽车SH的诞生,汇众踏上了造车的不归路。

前期的汇众还是一个非常努力的车企,诞生后在其基础上改制的、相继诞生。年国营华东汽车装修一厂改组成为上海货车制造厂,确定了汇众立足载重卡车制造的基本定位。

年,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款载重汽车:大通牌SH十五吨级载货车诞生于汇众。

此后汇众在、基础上相继推出了多种型号的改型车辆,长轴、短轴、长头、平头、中型、中型、平板车、挂车都有涉猎。

当年汇众4吨载重卡车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过70%,在包邮区也算是赫赫有名的驰名产品。在国内载重汽车尚在萌芽阶段的时候,汇众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按理来说汇众以后是顺风顺水稳坐头把交椅的存在。可往后的十几年里汇众几乎就没有任何发展,一直坐在过去的奖状上沾沾自喜,几乎没有新的车型上市。

年,上汽所属企业围绕桑塔纳的配套零部件生产,进行了重组和技术改造,上海重型汽车厂、上海汽车底盘厂和上海第二汽车底盘厂合并为新的上海汇众。上海汇众的主要业务就转向了零部件制造。

重型车方面七十年代的车型也一直卖到了年左右,而当时的市场上各种现代化的卡车早已占据了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先进产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眼见自己就要被市场抛弃的汇众这才如梦初醒,找上了刚被大宇收购没几年的双龙,想要引进双龙的载重卡车技术和生产线。经过与双龙多次谈判,上海汇众最终以万美元买下了双龙的重型车生产线,同时还引进了韩国双龙的10多位资深技术专家并吸纳了国内各大汽车厂商的大量研发人员,想要重振雄风。

当年一汽有解放,二汽有东风,唯独上汽在乘用车方面风生水起,商用车领域却市场反应平平。上汽将振兴汇众视作填补上汽商用车短板的重要板块,在资源、政策方面也给了极大的支持。年12月28日上海汇众以CKD半散件组装方式生产的伊斯坦纳上市。

可他15-20万元的售价并没有让他如汇众领导预期的热销,同期的金杯海狮、东南得利卡、江淮瑞风、GL8、奥德赛要不就是比他便宜要不就是比他豪华舒适。伊斯坦纳在市场上根本没有多大竞争力。

直到年搭载双龙技术的汇众重型卡车上市后,汇众的市场反应才逐渐开始有了起色。

年当年汇众的重型车销量就增长到了台,对于几乎已经停产的汇众来说这无疑是质的飞跃。年底被上汽与汇众寄予厚望的陆舰队上市。

上海汇众的重卡销量也达到了辆。尽管数量还不足以和主流重卡生产厂商媲美,但却让上汽与汇众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此后汇众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直到年。

年上海汇众的领导们,野心勃勃的定下了年产销20万台的目标。可千算万算总归棋差一招,人算毕竟不如天算。一场金融海啸无情的侵袭了汇众的重卡市场这一年,汇众的销量仅剩辆,金融危机加重,上海汇众的生产几乎停滞,全年产销重卡不足辆,汇众进入全面亏损时期,年下半年支撑不住的汇众无奈停产。并于9月与中国重汽达成了转让资产的协议,成为了重汽豪瀚系列。

曾经的上汽对于汇众那样的重视,如今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将汇众转让给了重汽呢?

主要原因还是凌野、跃进、依维柯红岩的出现。

有人说,凌野、红岩在资源上都比汇众要好,扶持绫野与红岩都比扶持汇众容易得多且花费更少;另一方面汇众在零部件和轻客领域都混得不错;即便不生产重卡,也可以依靠轻客和汽车零部件的供给过的很滋润。所以汇众的重卡业务被放弃也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现在你觉得汇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你是上汽的领导你会放弃汇众吗?

每个车企都是一本好书,看车企故事品百味人生。我是铁锤,感谢您的观看,祝您及家人平安喜乐、福寿绵长,我们有缘再会。

再见

还想看哪个车企的故事就在评论区留言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