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选择 >> 正文 >> 正文

2019年中国重卡市场分析报告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3/6/23

1、年中国重卡市场销量分析

年,受基建投资回升、国Ⅲ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重型卡车产销分别完成.3万辆和.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2.3%,连续三年销量突破万辆大关,再次创造中国乃至全球重卡市场销量新高。

据统计,年,主流重型卡车生产企业销量排名为:

中国一汽27.5万辆东风公司24.1万辆中国重汽19.1万辆陕汽集团17.7万辆北汽福田8.6万辆上汽依维柯红岩5.8万辆江淮股份3.8万辆成都大运3.2万辆徐州徐工2.1万辆安徽华菱2万辆北奔重汽1万辆

▲图1:~年中国主流重卡年度销量

▲表1:主流重卡企业年月度销量统计

▲图3:主流重卡企业年月度销量统计

与年相比:

解放卡车在产品、服务多方面出击,全年销量27.52万辆,同比增长5.5%,以23.7%的市场占有率再次夺冠,自年以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四连冠,并且每一年的市场份额都在稳步提升,其“虎头蛇尾”式月度销量曲线应与其提前备货和预留来年订单的销售策略有关。东风重卡得益于在专用车领域与相关采购单位已经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是经销商在公路运输市场此前建立了稳固基础,继续保持销量稳居行业第二,全年累计销量达到24.11万辆,同比增长10.9%,累计增速全行业第二,市场份额扩大到20.5%。中国重汽累计销售重卡19.09万辆,同比增长0.6%,市场份额占16.3%,稳定保持行业前三。陕汽重卡全年销量17.73万辆,同比增长3.1%,市场占有率15.1%,状态稳定,陕汽集团多年来在产品销售方面侧重点均放在市场一线,销售公司领导层常年扎根基层,与用户实现零距离交流,及时、有效地获得市场信息。北汽福田销量降为8.61万辆,降幅最大,高达23%。后续有望凭借其自动挡重卡突出重围。由于福田和采埃孚的合资,自动挡重卡正在加速投放市场,自动挡变速箱的占比越来越高,从其年1月份的销量增幅上可见表现不俗。上依红累计销售5.81万辆,市场份额为4.9%,保持了行业第六,与中集瑞江成立专用车合资品牌、多地推广天然气产品、在上海洋山港实现“5G+L4级智能驾驶”示范运营等一系列操作,实现细分市场的专业化拓展,尤其自卸车一直是红岩优势市场,年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0.5%。江淮重卡累计销售3.78万辆,市场占有率为3.2%,同比下降6.0%;大运重卡全年累计销售3.23万辆,市场占有率为2.7%;徐工重卡累计销售辆,同比增长19%,市场占有率扩大为1.8%,其累计销量超过华菱,在年跃升至行业第九,同比增速为全行业第一;华菱重卡全年累计销售2.02万辆,市场份额为1.7%。重卡新势力“三一重卡“上市第二年销售即突破万辆,对行业格局产生较大冲击,其创新性地采用互联网营销模式,很快便站稳了脚跟。未来,三一重卡还将自产发动机,研发生产高端重卡,进一步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联合卡车全年实现销量辆,同比增长3.3%,通过U+产品升级、性能提升和市场导入推广等手段稳扎稳打,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业绩。年,前十家企业共销售.9万辆,占重型卡车销售总量的97.0%,见图1和图2。

北奔重卡已经多年来徘徊在万余台的边缘,可惜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偏安一隅、未能领风气之先也许是其一蹶不振的因素吧。

从以上数据来看,解放、东风、重汽、陕汽等车企仍位于前列,全年有8个月销量实现同比增长,特别是下半年的六个月全部实现同比上涨,表现亮眼,且前四家重卡企业销量之和高达88.4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75%,销量集中度越来越大,“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随着国家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未来运输车辆的产品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运输车辆的需求量增幅减缓、总量减少将成为大趋势。在存量竞争的时代,似乎留给其他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表2:-年主流重卡销量统计

▲图4:-主流重卡销量统计

▲表3:~主流重卡市场占有率统计

▲图5:~主流重卡市场占有率趋势图

另外,纵观近十年的重卡销量与市场占有率分布大数据(表2、图4、表3、图5)可以看出,十年前的“五二三“三梯队阵型,经过市场的锤炼,已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五一四“阵型。其中:

一汽解放还是那个解放,不但产品经历了七代车的更迭、销量实现七百万的跨越,在市场占有率、利润方面,解放也连续多年在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一骑绝尘。东风、重汽、陕汽紧随其后,势头也很猛,福田的数据看起来有点不妙,有和第三梯队会师的趋势,真正原因不得而知,但似乎印证了小编3年前的预判,一语成谶。↓↓

在第三阵营当中,红岩表现抢眼,从年1月份开始,上汽红岩就开启了“翻倍式”增长模式,年累计增长45%,比年多卖了1.7万辆,年取得牵引车销量同比增长69.2%,载货车销量同比增长42.3%的好成绩,一路高歌。总的来看,十年间,各家市场占有率走势与销量走势曲线基本一致,在市场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第三阵营的队员想要跻身前列,越发困难。

2、年重点政策及事件回顾

年3月25日,工信部发布通知,按照GB-《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六)》,重型燃气车辆产品将于年7月1日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要求。受此影响,燃气车国六排放法规比燃油车早两年,使得年上半年燃气重卡市场呈井喷式上涨。

从年三季度开始,各地大气污染治理压力较大的城市或区域加大对国三车限行、禁行力度,并出台鼓励提前淘汰国三柴油货车的财政补贴政策,如:上海、宁波已经明确年国三停运时间,同时对国三车辆置换给予补贴。

受央视5.21曝光“大吨小标”事件和无锡桥梁坍塌事件影响,各地持续加大对国道短途超载的治理力度,对重卡市场销售带来更多刺激,标载牵引车成为重卡市场最大的增量。

3、关于年重卡总量的预测

从货运结构来看,铁路货运替代公路货运推进缓慢,这对于重卡市场而言是个好消息,因公路货运市场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继续保持,重卡作为公路货运的主力,年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且公路货运量、运价表现稳健,物流需求对年的重卡销量仍有较强支撑:

得益于快递、快运等行业快速发展,公路货运量维持稳健增长;用于短途支线运输的重载车辆是治超重点,支线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有望在年集中填补,部分干线运力被分流;公路运价触底反弹,有望进一步提升购车热情;车辆更新需求叠加国三置换政策拉动综上所述,我们预测年重卡需求量约在万辆左右。

近期,重卡头部企业陆续发布年销售计划,多数企业对年市场持乐观态度:

一汽解放中重卡销量目标为30万辆(牵引车17万、自卸车3.5万、载货车7.5万、专用车2万)东风商用车中重卡销量目标为22万辆中国重汽重卡销量目标为20万辆陕汽重卡销量目标为18万辆(牵引车8.3万、自卸车3.7万、载货车1.5万、专用车1.5万)福田欧曼重卡销量目标为10万辆(牵引车6.1万、自卸车2.3万、平板车0.87万、专用车0.73万)4、法规驱动因素

GB《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标准关于“危险货物运输车前轮及半挂车、三轴栏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所有车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及空气悬架”要求的过渡期已过,自年1月开始实施,进一步提升危险品车辆的运行安全性;JTT8《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关于“总质量大于等于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应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总质量大于kg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的载货汽车具备车道偏离和前碰撞预警功能“于年7月开始实施,对营运车辆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5、重卡未来发展方向

在行业维持较高景气度的大环境下,不少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抢抓机遇,凭借自身优势抢先布局,在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以智能驾驶为例,商用车领域是智能驾驶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编队、智能动力匹配、智能底盘等技术,能有效帮助驾驶员缓解驾驶疲劳,提升驾驶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帮助物流公司提高人、车、货的综合管理能力,提升运输效率,经济价值较高,更容易实现商业化的落地和普及。

年9月,一汽解放发布了全球首款L2量产级智能驾驶商用车。一汽解放规划,到年全面实现限定区域各场景下的L4级智能车运营落地;年全面实现高速公路L4级智能车商业运营;年实现全工况开放区域下L5级智能车运营。

中国重汽在年商务大会上展示了其第二代智能驾驶平台重卡。据悉,中国重汽第二代智能卡车集成了车道偏离预警、前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停走式自适应巡航及车道保持辅助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车辆可以自动加速、自动刹车和自动转向,实现了全车速范围、固定车道内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

上汽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将在洋山港示范运营的基础上,在年实现智能驾驶重卡小批量示范运行,未来3-5年内实现大批量商业化运行,并且将在年初推出更符合港内运输的纯电动版本智能驾驶重卡。

6、肺炎疫情影响

汽车制造企业各项成本会不同程度增加,进而推高产品成本,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各大重卡企业均宣布延迟复工(多数企业延期一周),将对2月份汽车产量造成较大影响,但临时受压制的需求会因疫情消散重新释放,预计不会对全年供应量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市场需求的波动下行,将使部分劣势企业面临困境,在突发事件影响下,头部汽车企业系统性优势更加明显,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强,更能取得领先优势。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潜在汽车用户会更加注重车辆的健康相关配置(功能),如空气消毒净化功能、乘员健康监测配置等。

声明:

本报告分析的产品为重型货车(含非完整车辆),即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kg的载货车辆(N3类)。本报告中引用的数据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报告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和变更。本报告版权归驱动视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驱动视界新能源研究院

产业研究部

年2月1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