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老铁路人信宝忠的铁路收藏室,并排摆放着三把不同年代的铁路货车检车锤,上边是其父亲使用过的检车锤,中间是信宝忠本人年参加检车工作使用过的,下边的长把检车锤是现在检查重载货物车辆使用的。三把检车锤见证了信宝忠一家三代检车工和中国铁路年的货车发展史。
5、60年代拱板型转向架30吨杂型木帮敞车
信宝忠的祖父年出生在唐山丰润县三女河乡陈各庄,年仅16岁时其祖父只身一人去了山海关机务段当抬煤工,两年后又闯关东到东北沟帮子检车段当了10年的验车(检车)匠。“在东北沟帮子检车段验车时,只在铁道线后边插一个小旗。没有一点安全感。当年祖父验的都是一、二十吨的杂型车。车轮是生铁轮,车辆破损严重,劳动环境艰苦。”信宝忠说,年9月,其祖父由于常年劳累过度,不幸去世在异地他乡。
信宝忠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检车员。“年,16岁的父亲参加铁路工作。在古冶车辆段驻唐山站从事货车检查和修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继续在唐山站列车检修所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检车员。”信宝忠说,年父亲被提升为唐山列检所主任,代表古冶车辆段和北京铁路局负责验收由唐山机车车辆(修理)工厂(曾制造我国第一台“龙”号机车)制造或者修理的所有货车和客车。将机车厂制造的车验收合离格后才能交付铁路部门运行使用。直到年12月办理提前离休手续。
上边是信宝忠父亲使用过的检车锤,中间是其使用过的检车锤,下边是现在检查重载车辆使用的检车锤_
信宝忠是信氏家族第三代检车员。年12月,年仅16岁的信宝忠顶替父亲参加了铁路工作。“60年代,我国运行的货车有前苏联的、英国的、日本的,载重吨位少,30、40吨的居多;车种车型杂,敞车、罐车、平板车混杂在一趟列车中,生铁轮车多,一进站就咣咣乱响,光转向架型号就有近50种;一共有个车辆配件,58个限度和标准,每辆车的检查全都用25步检车法完成,技术考核时,不仅要求每一步应检查的车辆配件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不漏一个车辆配件,而且还要做到名称清楚,步法准确,姿势正确。”信宝忠说,由于50年代生产的车辆多,杂型车辆质量低,因制动梁故障导致关门车特别多,严重威胁列车的刹车安全。为确保行车安全,列检所就组织开展了“百修百件活,消灭制动故障关门车”的战役,百件修是指换修连接两车之间的勾销、闸瓦、闸仟、开口肖、拉风杆、制动梁等配件。
“要消灭关门车,就得钻到车底下更换制动梁,列车每次只有25分钟的停车时间,我跟着师傅常常是刚换完这个车的制动梁,又跑到另一辆车低下拆卸配件换上新的制动梁。”信宝忠说,那个年代工友们团结一心紧张有序的工作劲头,尽管时间过去了40多年,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据信宝忠介绍,其所在的东列检乙班最多一个月就更换了个制动梁,消灭了列车晚点和一切行车事故。每天一班下来,累的筋疲力尽,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
信宝忠年在检车现场
据信宝忠介绍,到了80年代初,安全系数大、运用性能高的滚动轴承货车逐步代替了轴瓦裂损多、事故隐患大的滑动轴承,检车工人开始从笨拙、传统和繁重的工作中得到了解脱。
“解放前从10、20吨的杂型车;60年代从30吨杂型车到九十年代超高重载车走过的历程,印证了在现场手摸眼看锤敲打到微机联网、全程联控的红外线探测车辆轴温自动化的“电子眼”发生的巨大变化。”信宝忠说,现在迁曹铁路负责两万吨重载货车检车的工人们,每天骑着电动车到现场检车。铁路建设迅猛发展,铁路变化日异月新,货车车种车型越来越大,货物载重量越拉越多,货运速度越开越快,而检车工人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轻,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燕都融媒体记者闫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