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舜网
“有个特别漂亮的网纹瓜,卖出块钱的高价,说出去别人都不信!”
9月6日,济阳区垛石街道的网纹瓜大棚里,长期帮忙打理瓜棚的村民孙槐玲说起了这桩新鲜事。种出这个“极品瓜”的,是返乡创业的“85后”青年张斌,大家都称他是“瓜棚里的艺术家”——的确,网纹瓜外观如艺术品般精致,不必切开就清香扑鼻,琥珀色的果肉细腻甜软。
选择回乡当一名“新农人”的不止张斌,“向农而行”的年轻人正用艺术家般的创造力,为现代化农业添彩。
拍摄时间:9月6日
拍摄地点:济阳区垛石街道种植大棚
拍摄内容:“新农人”返乡创业
种大棚也是“搞艺术”
这个季节,瓜秧刚长到一人高,已有小拇指粗细的小果子冒了头,正是需要仔细呵护的时候。张斌忙着在周边数百亩棚里传授种植技术,就盼着每一颗瓜都能长出雕刻般的纹路。这是决定一颗网纹瓜价格的关键。“网纹瓜表面的纹路越漂亮、甜度越高,价格自然更喜人。”张斌说,自己确实是把种植这种饱满浑圆、摆件一般的果子当成艺术来研究。
年,张斌偶然从一家高档水果店见到了网纹瓜,惊叹于它的精美,更惊异于它的价格——一颗售价高达元!于是他开始疯狂搜索关于网纹瓜的信息,得知这个享誉世界的品种在国内几乎没有种植者,高端料理店、精品超市才有销售。
因为从事农资行业多年,张斌对自己很有信心,当年就回村建起大棚,第一茬种了株苗。他还给网纹瓜分了品级,用传统文化元素中“大成”“登峰”“极”来命名。其中最高等级的“极”,从颗瓜中只挑一个,“不论是外观纹路还是甜度口感,都是无可挑剔的,二三百元出手是常事。”张斌在包装上也很是讲究,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一款,是透明展示盒配上木制底座,一颗网纹瓜看起来就像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般夺目。
周昌亮也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作为“90后”他没多少种植经验,选择的项目相对保守却十分稳妥,那就是当地名产小番茄。在年决定回村前,他是同学、朋友都羡慕的对象:在城里包工程、做生意,收入可观、生活多彩。可那年听到村里有土地流转,他还是选择了回家,“我热爱家乡,热爱土地。”
周昌亮的高温大棚年完工,米、占地近10亩的超大面积让村书记感慨,“济阳区也没几个”。连建设带买苗,初期投资就高达70万元。周昌亮熬红了眼睛、晒黑了皮肤,结果让他十分惊喜:第一茬小番茄上市就回了本!近70万元的毛收益,远比在外打拼更可观。质疑的声音消失了,周昌亮的信心也更足了。
学技术还要学“偷懒”
“小时候看老人种大棚,要用扁担把摘下来的小番茄挑出来,背都压弯了。”
周昌亮回想,早些时候大棚顶上的草席要靠人工拉,打药要背着大桶来回转,浇地更是起早贪黑。作为一名“棚二代”,他决心改变这种费时费力的种植模式。他到寿光、唐王等学习后发现,农作物可以实现无土栽培、自动调控温度湿度,现代化农业发展让他震撼又欣喜,“我要当新型农民!”
大棚建成后,周昌亮便在棚内安装了水肥一体、智能温控等设备,铺设运输轨道,对小番茄进行精细化培植管理。如今,在手机上点一下,大棚的通风口便可自动开闭,10分钟就能完成米大棚的打药工作,采摘后的西红柿通过轨道直接运至棚外,科技感满满。
济南日报记者在大棚里看到,长势喜人的小番茄苗一眼望不到头。沿着大棚后墙边的小路铺设了两条轨道,一架平板车沿着轨道来回穿梭。初秋季节,大棚内近40摄氏度,站了不一会儿就满头汗珠,可想而知自动化设施为农民省去了多少辛苦。
在科技化加持下,小番茄品质稳定,批发价就能达到每公斤15元。周昌亮露出一口小白牙,“这算‘偷懒’不?”
张斌的网纹瓜种植也有“黑科技”加持,像检测水分、糖分的仪器,可他一点也不敢松懈——一株瓜苗3块钱,比小番茄足足高5倍,不时常学习、精心打理,面临的损失将巨大。“也不怪它价格贵,它对浇水量、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等条件都严谨得不能再严谨了!我从前也不相信,竟然能因为一天的低温就上不了糖度,缺一点水瓜就能小很多,多一点水又大得超标。”张斌听说,想种好这种网纹瓜,光学浇水就得十年。
几次“买教训”后,张斌请来专家、实地学习,种瓜技术逐步提升。现在,北京高端商场SKP里都卖上济南产网纹瓜,还得靠“抢”才有货。
有成绩更有“小目标”
“新农人”不仅富了自己。
周昌亮和张斌的大棚,一年四季都雇着村里的劳动力,忙起来一个大棚需要十几个人,他们的技术、理念也影响着其他种植户。像周昌亮的小番茄大棚如今已经是一处样板,一波又一波人来学习考察;张斌带动了很多农户种植网纹瓜,从种植到销售全链条服务,种植户每6个月就能收入十几万元。
“新农人”的志向也不止于此。如今张斌已经在内蒙古拓展了亩地种植网纹瓜,也在云南、海南寻找种植基地,提升产量、质量的同时学习进出口知识,时机成熟后或许能实现“出海”;周昌亮正琢磨拓展线上销售和线下采摘,让更多人尝到酸甜可口、汁水充盈的垛石小番茄。
从他俩的视角来看,返乡当农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或许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外出务工不便的缘故,更是受利好政策吸引。“街道帮我联系银行办贴息贷款,还经常举办培训学习,可以说从资金到技术我都没作过难。”周昌亮感慨。
以张斌、周昌亮为代表,一大批年轻人正在“向农而行”。近年来,济南市加快塑造农技推广人才、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人才、农村返乡创业人才等“四支队伍”,涌现出一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垛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梓林告诉济南日报记者,基层积极在政策服务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培养“土专家”“新农人”,共同探索农业提质增效的新模式,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年,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认定在全省推开。“新农人”不仅是“艺术家”,还有更多身份可以达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