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平板车 >> 平板车车标 >> 正文 >> 正文

中建六局95后志愿者的青春担当

来源:平板车 时间:2023/4/2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天津本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部分小区因疫情防控需要被划为封控区或管控区,广大青年志愿者挺进最前线,保障居家隔离群众生活,协助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来自中建六局的一支以“95后”团员为主的青年突击队,在滨海新区泰达街道海望园小区坚守11天,有力扛起了这个小区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大旗。年1月24日,海望园小区正式解封,居民生活迎来“重启”。

青年突击队一小时完成组建

1月12日20时30分许,中建六局接到滨海新区有关部门通知,被划为管控区的泰达街道海望园小区(部分楼栋为封控区)急需青年志愿者前往支援。随即,按照中建六局党委统一部署,中建六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组向位于塘沽的5家子企业紧急发出志愿者召集令。“我报名参加。”“我也要去。”“我有志愿服务经验,必须参加。”广大青年员工纷纷响应、报名参加。短短一个小时,一支由10名青年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连夜组建完成。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青年突击队,有建筑设计师、技术员、物资管理员、机电员、商务合约员、材料管理员、安全责任工程师。从那一刻起,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中建六局青年突击队志愿者”。

1月13日12时50分,青年志愿者们准时在社区集结完毕。14时,他们已经化身为“大白”,与同样全副武装的社区工作人员、民警、医护人员一起,进入小区楼栋,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居民有序下楼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发放口罩、体温计、消毒品等防疫物资,运送生活物资,并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这场硬刚奥密克戎病毒的战斗,他们要坚守“阵地”10天以上。面对无法预测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及可能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的问题,小伙子们没有一人打退堂鼓。

“为群众办实事,再累也值得!”

“下楼排队做核酸检测采样10分钟完事。”“我们小区只用了5分钟。”连日来,“天津速度”成为网络上很火的一个热词,说的正是由于安排得当天津有序而快速的全民核酸“大筛”。而志愿者服务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协助开展居民核酸检测采样,也是这支青年志愿服务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海望园小区有24栋楼、63个单元,居民总数大约有多人,由于被划为管控区(部分楼栋为封控区),实行24小时严格封闭管理,这个小区的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更重一些。管控区楼栋的住户,需要依次通知下楼采样;封控区楼栋的住户,志愿者要陪同医务人员上门采样;还有行动不便的高龄或患病老人,志愿者也要做好信息登记,协调医务人员入户采集。

“您好,现在可以下楼做核酸检测采样啦,请家人组成一队一起下楼,保持间距。”“好嘞,辛苦啦。我们这就下楼。”“不好意思啊,我家老太太行动不便……”“没问题,别着急,我们会和医务人员上门来给老人做。”由于小区楼内没有安装电梯,志愿者们入户完全靠两条腿爬楼梯,这种“交通方式”被大家笑称为“双腿11路”。然而,乐观的心态也湮灭不了身体的疲劳,半天下来,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小伙子,防护面罩内早已被汗水浸透。

从1月10日封闭管理,到1月24日解封,海望园小区一共进行了12次全员核算检测,这支志愿队参与了其中的5次服务工作。“我记得1月18日那天,不到3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小区的核酸检测采样,很多居民在现场就竖起大拇指点赞,我们也感觉很有成就感。疫情防控是为群众办实事,我们志愿者再累也是值得的。”青年志愿者郝佳鑫说。

“居民有需要,我们就全力以赴!”

保障好居家隔离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根据疫情防控管理相关措施的规定,包括快递在内的外部物品及运送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海望园小区,运输和投递这些物品的任务,就落在了这些青年志愿者的肩上。

根据社区统一安排,服务海望园小区的志愿者们被分为三个班组,第一班组清晨6时45分完成集合,中建六局的小伙子们不到6点就早早起床了,7点准时进入小区开展服务。要将小区门口成堆的物品,送到每个有需要的人手中,也是一项挑战性不小的任务,小伙子们不仅要熟记小区内各个楼号和单元的位置,更要保证准确无误地将物品挨家挨户及时送达,赶上核酸检测采样,医务人员所需的抗疫物资也要及时送达,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为方便运送,社区第二天为志愿者们配备了2台电动三轮车、4辆手推车及1辆自行车,但这些“装备”对服务偌大居民区来说远远不够。于是,小伙子们加快步伐、一路小跑、传递接力……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物资运送和及时供应。“你好,我们家楼层比较高,老两口腿脚不便,能帮忙送上来吗?”“没问题,大爷,您家在哪栋楼哪户,我这就给您送过去。”接完电话,郝佳鑫便扛上桶装水直奔大爷家。

青年志愿者郝佳鑫为居民送去桶装水。中建六局供图

“11栋楼急需1名志愿者、采样管,需要送一下。”“收到,这就送来。”“28栋楼需要1名志愿者,急需采样袋,麻烦送一下。”“收到,马上送。”“这个药要送上门,那户家人急需。”“放心,一定送达。”“这个要送入户,家里是90岁老人,下楼不太方便。”“交给我。”……有时候为了尽快将热气腾腾的外卖餐送到居民家,志愿者们总是快马加鞭一路小跑,一趟下来防护面罩上的水汽早已凝结成水珠,不时从面罩上滴落。“居民有需要,我们就全力以赴。虽然身体上很累,但看到居民们第一时间收到了生活必需品,心里瞬间觉得所有付出都不算什么。疫情只是暂时的,一切困难最终都会过去的。”22岁小伙子蒋豪说。

“请放心,我们一定尽快送到!”

在实行封闭管理的这段日子里,海望园小区的居民生活井井有条,烟火气息也从未断绝过。从蔬菜、粮食、桶装水、外卖餐、药品,到体温计、练习册、婴儿用品、生日蛋糕、奶茶,五花八门的配送物品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故事,让志愿者们记忆犹新。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生活。

“我想买点菜和调料,中午炒菜吃,但手机不会操作,能帮我一下吗?”“奶奶,想买什么,我帮您在网上买。”26岁的小伙子王祺焜熟练地下了单。

“这是您购买的蛋糕,我代表志愿者祝您的家人生日快乐。”24岁的小伙子刘文博完成配送还不忘送上温馨祝福。

由于疫情和管控的突然,小区住户中有很多家人处于暂时分离状态。常常有管控区外的家人或亲友,带着生活物资来到小区门口,托志愿者们带给他们挂念的人:老师用平板车给学生拉来满满5大袋学习资料,高中生为姥爷送来爱吃的糕点,晚辈亲属为80多岁老奶奶送来新鲜蔬菜……

“麻烦您把这些吃的带给我的孩子们,这是地址。”“请把这些带给我朋友。”“受累把这个给我孩子拿过去,他和老人住在一起。”对于这些离别人来说,志愿者回复的一句“请放心,我们一定尽快送到。”,胜过千言万语。“疫情虽然暂时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但无法阻隔人们的心,我们迟早会克服困难,战胜新冠。”23岁的小伙子张瑞东说。“虽然出的只是微薄之力,但我觉得这些天来自己的奉献是有价值的。”23岁的丁盛说。

中建六局青年志愿者们帮助居民收取快递。中建六局供图

1月22日,第11天。雪后的天津格外寒冷,尤其夜里,是这帮小伙子最难熬的时候。有的小伙子身材高大,只能脱掉保暖裤和羽绒服,才能穿上防护服,穿上后甚至不敢下蹲。“只要尽力而为、克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可成为平凡英雄。”22岁的小伙子李珂坚定地说。

志愿者们身穿防护服,每次上厕所都要消毒后才能脱,完事再换一套新的。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节省时间,节约资源,小伙子们都形成了一个默契——“尽量不喝水”。有居民得知后说:“这可不行,也太苦了。”但直到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天,大家仍一直认真守着这份默契。

海望园小区解封后,队员们表示,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什么疫情不能战胜。年越来越近,这座城里的烟火气息也越来越浓,仿佛每个人都听见了不远处春天来临时的轻盈脚步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668.html